大东莞又出牛人!这位医生获世界级医学奖,你可能找他看过病
我大东莞人才辈出
东莞有一位医生
在美国重症医学大会上
获得“星级研究成就奖”
这可是世界级医学奖项
一共设有60位“星级研究成就奖”
我国大陆共有2名研究者获此荣誉
桂见军就是其中之一
右边的这位小伙伴
就是桂见军
他是东莞康华医院
急危重症医学部负责人
在代表世界重症医学最高级水平的美国重症医学大会上,桂见军获得“星级研究成就奖”。此次大会共有2600多个研究者投稿,1200个研究摘要被大会收录。
他研究的是这个
据桂见军介绍,他获奖的研究课题为“‘下腔静脉呼吸塌陷指数’是不是一个反应早期血管内容量增长的指标”。对于这个课题,医学已有研究,但研究结论存在争议。
而桂见军将这项研究向前推进一步。他对145名 健康 志愿者研究发现,“下腔静脉呼吸塌陷指数”可以反应早期血容量的变化,但是它反应的能力受年龄、体重指数、基础“呼吸塌陷比”的影响。
这项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临床指导意义?
输液非常重要,但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需要输液,输错了会起反作用。
所以,该不该输液,临床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手段,即通过B超来监测下腔静脉呼吸塌陷情况,以此来判断血容量的变化,从而决定是否输液。
但下腔静脉呼吸塌陷的情况,能否反应早期血容量的变化,医学上争议很大,有的研究说能,有的说不能,没有定论。临床上不少输液没有起到好的效果。
所以,我对这个课题进行了钻研,对14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结论显示,“下腔静脉呼吸塌陷指数”可以反应早期血容量的变化,但是它反应血管内容量变化的能力受年龄、体重指数等 因素的影响。比如,对于年轻人(比如小于32岁),“下腔静脉呼吸塌陷指数”对早期血容量变化的反应不明显,而对于年龄大的人(比如大于49岁),反应就很明显。
这样,我的研究成果就把这种判断标准向前推进了一步,更好地指导医生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救。
他是这样“杀出重围”的
全世界那么多医生投稿,你为什么会获奖?
这的确是个小概率事件,因为全世界各大名院、研究机构都在投稿,此次大会共有2600多个研究者投稿,获得“星级研究成就奖”仅60个。
我平时比较喜欢钻研医学的东西,从2007年开始,每天花一到两个小时来看各种研究论文,自己琢磨。获奖也是挺偶然和惊喜吧。
下一步准备研究这个↓↓
下一步还要做什么研究课题?
首先,我正在研究0至14岁的儿童下腔静脉宽度与年龄身高等因素的关系,这对治疗小孩休克治疗有指导意义。
其次,我们正在参与全球顶尖研究机构“梅奥诊所”的一项为"CERTAIN"的研究,这项研究旨在提高对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水准。
虽然他研究的内容
小编有点看不懂
但有一点值得我们表扬的是
但凡能获得世界级大奖的人
一定是在专业领域得到认可的
为我大东莞又出了个牛人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