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员工及专家学者相聚广州 畅谈城市管理

21.08.2014  19:04
城市管理问题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空间规划等很多要素紧密相关,发展到一定阶段,很多城市管理的棘手问题就自动消失了,这是规律,即“”。

城管执法中  汤铭明 朱文海 摄

城管执法中  汤铭明 朱文海 摄

  图/羊城晚报记者 黄巍俊

  面对流动商贩,有人享受其带来的消费便利,有人厌恶其噪音扰民;对于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有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人采取堵路等极端方式反对“建在我家门口”,最终影响的是全城1800万人的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城市管理”是一个舆论高度关注的领域,官民沟通、民民沟通情况稍有不畅,便很容易酿成不愉快事件甚至发展为社会冲突。

  如何能够尽量平和、理性地解决城市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20日上午,一场主题为“城市管理中的公共理性”论坛提供了一个答案——学会“讲理”!该论坛由羊城晚报社主办、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城管委”)协办,邀请居民代表、垃圾终端处理行业和城管部门一线员工以及城市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相聚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二分厂,让各方以理性的态度坐而论“”。

  公共理性@接地气

  垃圾分类处理中的三个样本

  投放垃圾是市民每天要做的事,跟“公共理性”有何关系?“城市管理中的公共理性”论坛以三个富有代表性的故事作为样本,立刻让“公共理性”这一抽象概念接了地气。

  社区样本

  南华西社区

  51天养成分类习惯?也许三年都不可能!

  有关方面曾提出51天养成市民垃圾分类习惯。而南华西街德和新社区是广州市第一个试点“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社区,从2011年该社区试点伊始,羊城晚报记者已不定期“跟踪”该社区三年。以此社区为样本,可以发现两年来居民在垃圾分类习惯养成上的变化。

  早在2011年,德和新社区已产生“定时定点投放”雏形:垃圾不落地。当时的做法是,每天白天11点到12点半以及傍晚的6点到8点,环卫工人推着放有音乐的垃圾车走进社区,市民听声音自觉下楼丢垃圾。这在当年是一种创新模式,市政府有关部门还组织垃圾分类考察团考察。一年后记者暗访,却发现垃圾随地乱扔、未经分类的情况。在推广垃圾分类第二年,德和新社区的“定时定点”模式成为效仿对象,正式在南华西街所有社区全面推广。

  如今到了第三年。记者观察发现,居民已开始习惯晚上6点下楼投放垃圾,这个转变值得肯定,不过三年过去了,垃圾不经分类满地丢的场景依然存在,环卫工只好按旧有模式,摇铃收垃圾并当场分类。如今,德和新社区每晚6点有一辆餐厨垃圾车开进社区,环卫工把一袋袋垃圾放入车中,同时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投放和分类运输,这种垃圾分类代价高,分类效果基本靠环卫工人的二次分解。

  南华西街推广定时定点的现状,实则是广州各社区推广定时定点的缩影。市政府副秘书长古石阳在8月10日广州市固废公咨委会议上做的“暗访报告”已指出:“很多社区,现在是只顾定时定点,不顾垃圾分类了,好一点的分类准确率,也就是30%左右。

  居民样本

  华乐街居民

  惰性影响长期效果 建议增加现场指引

  记者对一个社区的“三年观察”让越秀区华乐街华侨新村居民龙女士深有同感。“人是有惰性的,看着没人监督就随手一扔,这是很平常的事,”她说,“所以我提出一个建议,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一段时间后,要加强桶边分类指引,这对于居民来说更多的是提醒,提醒他们要干湿分开。

  龙女士是垃圾分类的坚定行动者,她把女儿也拉到街道的垃圾分类宣教馆里做义工,并鼓励她多参加校内外的环保公益活动。“我家孩子觉得当义工不仅让她了解了更多垃圾分类的知识,而且认识了很多朋友,”龙女士说,“更让她感兴趣的是用废旧弃物品做出更多新鲜、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或手工艺品,从而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龙女士的“觉悟”是有缘由的。一年多前,她从新闻上偶然了解到垃圾填埋场的“恐怖场景”,猛然惊醒:“垃圾围城”之困与每个人有关。从2013年7月开始,华乐街开始推行“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龙女士“双手赞成”。“用我们社区的口号叫‘为爱改变习惯’,我看到了垃圾分类的好,坚定‘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决心。

  不知不觉中,龙女士居住的社区已实行了一年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龙女士发现了一些不足,她建议,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少、变卖价值低的可回收物(如铁瓶盖、小的璃瓶子)和一些旧商品,设立物品交换的中转中心,进一步减少垃圾量。此外,目前社区的垃圾分类运输不及时,收集起来的垃圾常常要在社区停留7-8个小时才能运走,产生臭气且妨碍出入,她建议增加车辆,提高垃圾运出社区的速度。

  工人样本

  填埋场员工

  三班倒与垃圾山为伍 渴望像环卫工被认可

  张玉飞是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一名职工。兴丰填埋场现有员工130多人,既有“60后”也有“90后”。

  兴丰填埋场担负着广州市中心城区70%以上的垃圾处理任务,并且是广州市唯一的应急垃圾终端处理设施。130名员工每日“三班倒”轮班,负责对广州市1800多万人口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张玉飞一直想向市民提问:“当你每天随手将一袋生活垃圾拎出家门,如释重负地扔进垃圾桶的时候,对你而言,一天的清洁工作就已处理完毕。但你每天扔的垃圾都去哪儿了?

  “这是一个几乎没人去想的问题。”他自问自答。

  兴丰填埋场能否正常运营,直接关系着广州市是否被“垃圾围城”,它必须全年365天无休、24小时值班,才能确保“日产日清”。在高温酷暑季节,张玉飞和同事们的工作环境最为恶劣:头顶炎炎烈日,脚下的膜面温度达到60℃,甚至无法久站。“这不仅只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份责任,更是为全市人民服务的民生事业。”张玉飞说,但他的言语中表达了对环卫工人的羡慕,因为市民能看见进而关注在街上进行保洁工作的环卫工人,他感到自己的职业正在被社会“忽略”。

  声音

  市城管委曾经称垃圾分类工作“51天改变习惯”,但从南华西街的情况看,改变习惯不止51天。

  或者说,这51天只能让市民养成下楼扔垃圾的习惯,分类意识仍薄弱。

  ——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我想对媒体提个建议。作为居民,每次看到垃圾分类的负面报道,都让我怀疑分类的用处。现阶段应该通过多方位的正面报道让更多居民认识到垃圾分类是责任、怎么简单地进行分类、树立分类的典范等。

  ——越秀区华乐街居民 龙女士

  当市民都在关注扫街的环卫工人时,却忽视了我们这些整日与垃圾山为伍,吃、住、工作都在填埋场的垃圾终端处理的工人,默默付出的同时,我们也渴望所从事的工作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兴丰填埋场员工 张玉飞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