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4个广东扶贫“双到”村 成效非常明显

20.09.2015  07:47
,“清远是全国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试验区之一,是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起源地,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中,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摸索积累了大量经验,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14日至17日,广东省创新扶贫机制工作培训班在清远举行,广东省扶贫办副主任李冠强介绍说,“清远是全国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试验区之一,是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起源地,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中,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摸索积累了大量经验,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参观清远4个广东扶贫“双到”村

  全省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协作办、经协办领导,有关县(市、区)扶贫办主任、驻市县扶贫工作组长、省扶贫办业务骨干共150多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并参观考察了清新区北坑村等4个广东扶贫“双到”村。

  新一轮扶贫“双到”之前,清远市清新区太平镇北坑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2.6万元,自然村及村民小组集体经济几近空白。经过清远市农业局2年多的帮扶,北坑村共投入扶贫资金1059万元,建成项目20个。预计今年村委会集体收入超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1.2万元。

  对于同属革命老区村的英德市西牛镇金竹村,顺德乐从镇扶贫工作组坚持民生建设与产业扶持相结合等思路,金竹村面貌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家庭收入、村容村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帮扶前2012年2.25万元,增长3.11倍);162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为7570元(2012年2830元,增长2.67倍)。

  由广东省检察院挂扶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安田村,在“双到”帮扶前,全村贫困户人均收入2850元;2012年村集体收入2.4万元。到2014年底,该村集体收入达到了20.2万元。

  连州市联西村由广汽集团挂钩扶贫,实现了100%脱贫目标。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帮扶前0.3万元提升到23.988万元。

  培训班学员也参观了连南瑶族自治县扶贫孵化培训中心,作为广东省首家县级扶贫孵化培训中心,该中心自2011年1月成立以来,已举办县内扶贫培训班(包括驻村扶贫干部、县镇村扶贫干部,贫困户代表)20多期1500多人次。

   清远将缩小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据介绍,此次培训班旨在学习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政策方略,总结我省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创新经验做法,学习清远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经验,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建立健全我省创新扶贫机制的措施办法,提升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清远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清远市在2013年被列入全国首批扶贫改革试验区,近年来积极探索“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扶贫开发的“清远模式”,构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这“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清远将拓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新路子,继续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突出发展绿色特色产业,把第三轮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转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下决心缩小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对于清远扶贫工作的评价,广东省扶贫办副主任李冠强说,“清远是全国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试验区之一,是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起源地,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中,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摸索积累了大量经验,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这也是选择到清远开展全市创新扶贫机制培训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