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肉价反弹 5月CPI比增2.5%
在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创下18个月新低后,5月份CPI则呈现了明显反弹,CPI重回“2时代”,并创四个月新高,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0.1%。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和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4%。
专家表示,政府收储与端午节因素,让5月猪肉价格结束“环比四连跌”,这推动CPI增速回升至年内高点,年内CPI仍将在合理的通胀目标区间平稳运行。此外,尽管PPI同、环比继续收窄,但连续27个月同比下跌的PPI仍值得关注,且政策应警惕进口成本上升给国内工业领域带来的不利冲击。
猪肉价格反弹拉高CPI
5月CPI同比涨幅较上月反弹0.7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5%,其中翘尾因素约为1.6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5月份CPI环比上涨0.1%。
食品价格涨幅依然较为突出,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1%,影响CPI上涨约1.35个百分点。其中,鲜果价格上涨20.0%,水产品价格上涨5.0%,猪肉价格下降0.6%,粮食价格上涨3.0%,鲜菜价格下降2.5%。
此外,5月份全国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3.4%;衣着价格上涨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2%;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1%;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下降0.6%。
从更能反映价格变动最新情况的环比数据看,猪肉价格的反弹成为CPI小幅上涨主因。
“5月份,国家启动了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猪肉价格在持续四个月下降后环比上涨5.6%,影响CPI上涨0.15个百分点,超过了CPI总涨幅。”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还表示,随着气温升高,鲜蛋产量有所下降,蛋价大幅上涨9.5%。另外,受气候影响,鲜菜价格继续下降。
数据显示,5月份蛋、猪肉和鲜果价格分别环比上涨9.5%、5.6%和2.1%,鲜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环比下降8.7%和0.1%。
对于反弹的CPI,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室主任牛犁认为,翘尾因素增加,以及猪肉价格反弹,是CPI反弹的主要原因,当前物价总体温和。
不过也有专家对于这一反弹存有担忧。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实际上代表的是终端消费,数据显示需求复苏对本身价格拉动作用尚不明显,“当前CPI不是终端消费拉动型,而是政府投资推动型。”
5月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微刺激措施,如对铁路、公路等进行的财政拨款与基建投入,拉动了钢材、水泥等中间产品的价格,致使消费数据和原材料数据双回暖。
“决定下半年CPI同比涨幅的仍然是国内需求因素,如果需求乏力的状况未能明显改观,预计年内物价上涨压力并不大,不可能导致物价涨幅超出通胀目标区间管理的‘上限’。”交通银行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则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预计全年物价平均涨幅仍将略低于3%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水平,整体涨幅温和适度。
PPI降幅继续收窄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和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5月份,PPI环比下降0.1%,比4月份缩小0.1个百分点,环比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同比下降1.4%,同比降幅比4月份缩小0.6个百分点,同比指数为5个月来的高点。
余秋梅具体指出,从分行业出厂价格环比数据看,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16个行业产品价格微升,14个行业下降。有色金属冶炼、水的生产和供应、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行业出厂价格环比上涨,其中有色金属冶炼价格环比上涨1.4%,是2月以来的首次上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价格环比上涨0.2%,连续3个月回升;煤炭开采和洗选、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出厂价格环比有所下降,但环比降幅与4月份持平或略有收窄。
在余秋梅看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和同比降幅的继续收窄,某种程度上显示当前工业品市场需求有所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PPI降幅继续收窄,但PPI同比下跌的态势却已经持续27个月。“中国经济依然未从需求疲弱、制造业不振的局面中完全走出来。”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PPI长时间同比回落现象在过去并不多见。
唐建伟也指出,5月PPI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源于购进成本的上行。未来GDP增速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总需求可能仍有放缓的压力,购进成本冲击的加大将不利于工业领域盈利增速的企稳向好。
在此背景下,多位学者认为,未来政策或还会加大微调力度。事实上,央行于6月9日晚即宣布: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对此,多家机构认为,央行定向降准落实国务院会议“微刺激”政策,预期国务院将继续推出系列微刺激政策力促经济回稳复苏,但短期内出台全面降准的强刺激政策的可能性变小,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流动性将保持中性偏松状态。唐建伟则建议,未来政策应警惕进口成本上升给国内工业领域带来的不利冲击。刘晓静
■链接
9日人民币汇率创20个月新高
在连续5个月的弱势后,6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突然跳空高开138个基点至6.1485,单日涨幅为2012年10月以来的20个月新高。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1美元兑6.1485元人民币,较前一日上涨138个基点。经计算,这一约0.22%的单日升幅,为2012年10月15日以来的20个月新高。彼时单日升幅为152个基点,但当日即期收盘汇价却下跌了35个基点。
上周五美元指数收报80.43,较上周四微升0.1%。6日的欧元兑美元微跌0.15%,日元兑美元微跌0.09%,英镑兑美元微跌0.11%,均难以支持人民币中间价的暴涨。
业内人士称,原因或许在于最近公布的我国5月份对外贸易顺差数据。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认为,当月外贸顺差359亿美元创了近5年来的单月新高,或是人民币反弹原因之一。但更多说明,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双向波动性得到改善。刘维明同时也指出,不必对单日汇率走势过于在意。谢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