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电商,配套设施需跟上

06.02.2015  13:03

  【首席评论】

  孙维国

  2月3日,农村淘宝兴宁服务中心正式开业启动仪式在兴宁举行。兴宁第一批10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开张营业一个多月以来,各站点日平均下单数,超过一半的天数排在全国14个试点县的第一位。

  兴宁被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计划列入了试点县(市),成为全省第三个、粤东第一个试点,而且电商交易活跃,日平均下单数居全国前列,成绩可喜。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个现实,27个农村淘宝服务站都是规模不大的“小电商”,如何让这些小电商不断茁壮成长,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据报道,目前,淘宝上94%的网店月营业额在2万元以下。这些小电商很有活力,但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虽然网上开店本钱低,但除去运费、货品折损、人工等费用,小电商的获利并不高。面对竞争激烈的网销市场,小电商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时有被市场淘汰出局的危险。

  可见,小电商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若想这些小电商不断茁壮成长,仅仅靠小电商自身作为显然还不够。从农村电商新型主体培育,到交通、物流、通信、金融服务等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从电商产品销售网络建设,到农村电商品牌打造;从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到网络交易安全体系建设,都需要有关部门和小电商共同发力,不断创新,加倍努力。

  这些问题既是当前农村电商发展壮大面临的现实难题,也是培育小电商茁壮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支撑。目前,兴宁农村淘宝服务站已从电商产业中初尝甜头,有关方面总结其经验,“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人,目前该市淘宝服务站三分之一的‘掌柜’是兴宁市电商示范基地培育出来的人才”,这值得农村淘宝服务站借鉴推广。与此同时,还要从“三农”发展的宏观层面,到鼓励、扶持农村电商发展的微观层面,制定详细的实施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扶举措,向农村电商市场“输血”,增强小电商自身“造血功能”。换言之,只有加大培育力度让小电商成长壮大,农村电商大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