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人口高质量发展 广州大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07.06.2023  10:31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在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下,广东省人口第一大市广州如何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广州日报今起推出“人口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读懂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展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路径”。

走在旧部前小学和广州市第三中学上学必经之路上,一条不足200米的小巷墙壁上憨态可掬的猫咪、醒狮、灯笼等彩绘让孩子们的上学路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

这是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补短板工作的一个样板,通过老旧社区微改造,在挖掘老街巷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的基础上,为儿童设计出最美上学路。

自2021年广州把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纳入“十四五”规划,儿童友好已经成为广州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高频词。5月23日,广州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儿童友好街道(镇)建设指引》。这是全国首部儿童友好街道(镇)层面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城市建设要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为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作出广州贡献。

广州一直是一座活力充沛、未来可期的城市。据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873.41万人,广州依然稳居广东省人口第一大城。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双向增长,广州再次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聚光灯下。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锚定人口高质量发展,人口大城使命在肩。

如果要讲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路径”,那就必须要讲述广州如何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从一座城市发展的细节里,读懂这座城市的吸引力。

向日葵亲子小屋”是黄埔区文冲街打造的广州市首个公益项目试点,通过邀请有空闲的家长互助看护,为社区孩子提供短托服务。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摄(资料图片)

俯下身,感受生育友好的温度

老广生育氛围一直很好”,不少人这么评价广州。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州常住人口达1867.66万人,其中儿童(0-17岁)有304.52万人,占比16.30%。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人口大市生育友好氛围的内生动力,也是广州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持之以恒的努力。

60000个,这是广州目前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托位的数据。今年广州市入选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区普惠托育试点,大力发展普惠托育,统筹打造15分钟社区托育服务圈,为家长提供放心的托育环境。近年来,广州多地正在探索社区互助托育、家庭式托育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向日葵亲子小屋”是黄埔区文冲街打造的广州市首个公益项目试点,通过邀请有空闲的家长互助看护,为社区孩子提供短托服务,在家门口就能安心托育。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2013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母乳库正在“试水”成立全国第一家母乳库,一名年轻的妈妈成为“001号”母乳捐献者,在这次捐献挽救了一名危在旦夕的婴儿。6年以后,广州制定全国首部母乳喂养促进条例——《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为母乳喂养提供支持和保障。立法小切口折射出城市大民生,广州用立法为哺乳妈妈们提供更多选择,也彰显了这座生育友好型城市独特的温度。

慢下来,倾听母婴出行的心声

行走在商场、公园、地铁站、高铁站……母婴室已是广州的“标配”。数据显示,目前广州已建成母婴室1400多间,成为全国首个重点公共场所母婴室全覆盖的城市,推动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是营造生育友好型城市的关键一环,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6月初的广州,阳光明媚。广州公交集团长运公司省站母婴室内,蓝粉色调的墙壁与装饰让这一方闹中取静的空间显得格外安宁又柔和,宝妈正在母婴室内为孩子换尿布。母婴室内设置了哺乳区、操作区,并贴心配备了哺乳专用椅、尿布台机等设施用品,打造了一处私密安全的母婴休息空间,这座城市用小小一方母婴室,为母婴出行保驾护航。

2016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印发了《广州市推进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着手推进公共场所母婴室提质建设和规范管理。如今,广州市共建成公共场所母婴室1400多间。花城有爱,底色是包容。这座母婴室是广州将生育友好理念变为可感可触场景的一处缩影,也为广州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之路上,写下一笔生动的注脚。

广州地铁8号线,母婴室的指引非常显眼。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摄

蹲下来,发现孩子眼中的世界

近年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讨论愈发热烈:怎样才是儿童友好?儿童友好该怎么建设?

街道是城市中分布最广、与儿童生活连接最密切的公共空间,对儿童成长有重要影响。2022年7月,广州市政府审议《广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广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行动计划(2022-2024年)》,强调要完善儿童友好的制度机制,将儿童优先理念融入各项规划编制实施过程,提出积极探索校园周边200米安全区域建设,到2025年广州将建成一批儿童友好示范区、儿童友好示范街道(镇)及儿童友好示范社区(村),广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需要你我蹲下来,体验孩子眼中的世界。在广州市二沙岛,抬升式人行横道设计将人行横道抬升至与两侧人行道平齐,不仅方便婴儿车推行,也方便儿童、老人过街。此外,在设计中以鲜艳颜色警示,使经过的小汽车减速慢行,也保障了行人安全。而在越秀区建设大马路,原本行人过街距离为17米,如今这段距离缩短了47%。通过对过街路口沿石外拓改造,降低转弯车速,并设置护柱保护行人,为儿童营造安全出行街道环境。

同样的城市细节还出现在广州沿江西路,“通过交叉口小转弯半径设置,减少儿童暴露在车行道的距离和时间,保障儿童和看护人过街安全,同时压缩交叉口车行空间,增加街角公共空间。”交通与政策发展研究所(ITDP)新型交通项目主管邓涵表示,从儿童角度进行城市化建设,是未来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方向。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儿童友好街道改造的一小步,往往是城市现代化治理的一大步。广州持续发力公共空间、服务设施、出行环境、社区交往……从城市规划到行动实践,广州奋力打造儿童友好生活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有序推进中。

沉下心,聆听孩子心中的城市

我提议社区可以有一个树洞小屋,当小朋友们遇到烦恼可以写信给树洞,收到开解我们烦恼的回信”“我提议发起音乐大篷车,大篷车开到学校、社区、乡村”……在第十四届“羊城小市长”系列活动现场,小小羊城少年畅谈心目中的儿童友好城市,为广州献计。

绘画宏图,久久为功。儿童友好要有儿童参与,要蹲下来俯下身听到儿童的声音。

1996年“我为建设广州献一计”为主题的首届“羊城小市长”系列活动启动,以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视角,为广州的城市建设出谋划策,让“小声音”绽放出“大能量”,至今已成为广州市儿童参与城市建设的品牌。

多年来,广州围绕城市发展积极践行‘儿童友好’的理念,在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羊城小市长’系列活动就是广州市儿童参与城市建设的具体体现。”广州市妇联副主席李艳林表示。

把儿童友好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让儿童的声音如点点星光照进城市的未来,让儿童在参与中体会到城市小主人的担当,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一米高度”是儿童观察世界的视角,将“一米高度”的视角融入城市建设中,是一座城市尊重儿童、关爱儿童做好的“礼物”;将“一米高度”的友好融入钢筋水泥的设计中,这座城市就拥有了柔软的力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