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精准扶贫

15.07.2015  11:17

  丰顺县北斗镇北斗村原是一个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基础设施差、生活环境相对滞后的贫困村。2013年6月,省残联开始帮扶北斗村,两年来共投入681万元(其中自筹432万多元)建设北斗村。如今北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收入开始“进账”,村民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特色帮扶惠民生

  前段时间,家住北斗村石角坝的村民黄阿婆心里美滋滋的。原来,省残联医护人员联合北斗卫生院开展了“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活动当天,黄阿婆早早就从家里来到村卫生站,不仅看了病,还免费拿了药。她说:“我今年八十了,行动不便,现在省里来医生,我不用跑那么远去看病了。

  北斗村全村有10个自然村,其中贫困户142户494人、办证残疾人88人。针对该村实际,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永安强调扶贫工作要突出“帮残”的特点来开展助残扶贫。自帮扶以来,张永安不定期到北斗村开展帮扶活动。在他的带动下,省残联帮扶工作组非常重视村民的民生问题,特别是突出部门特色开展帮扶,包括成立村残疾人协会;协调丰顺县残联到村集中为残疾人办证,积极宣传残疾人相关政策;完成31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协调广东狮子会天行健服务队与香港爱心人士、香港众善堂有限公司为北斗镇、村残疾人配备轮椅42辆;在北斗全民健身广场建设中设置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省残联还先后为北斗村全村购买了2014年、2015年城乡居民医保,并投入30万元设立北斗村奖学基金(考上本科奖5000元),慰问全村贫困户、残疾人和70周岁以上的老人。

  北斗村村民收入提高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该村全民健身广场和湖洋角、楼上、石角坝等文化广场,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当夜幕降临,广场上充满着欢声笑语,村民们成群结队,或散步,或打球,或跳舞,尽享幸福慢生活。

  产业扶贫保增收

  省残联帮扶北斗村发展仙草种植后,绿油油的仙草掩盖了之前荒凉的田地,村民们喜上眉梢。自帮扶以来,省残联深入调研,成立了丰顺县北斗种养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包括仙草、水稻、番薯以及养猪、养鸡等种养产业,期间为贫困户发放13.45万元生产资金和11.76万元化肥。至2014年年底,该村贫困户人均收入已达7410.63元。

  除了在产业发展上给予北斗村支持外,省残联还投入80万元入股丰顺县投资管理公司,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万元,同时,积极参与梅州市、丰顺县与丰顺电信分公司联合开展的“科技下乡、信息扶贫”活动,为全村农户发放了100部手机,帮助北斗村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如今,北斗村已经成为“科技下乡信息扶贫示范村”,村民们也踊跃参与省残联组织的农业技能培训和非农技能培训,学到了更多的“谋生本领”。据统计,两年来共转移贫困户富余劳动力136人。

  夯实基础促发展

  提起省残联驻北斗村干部陈海龙,村民们都赞不绝口。陈海龙作为驻村干部,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认真为群众解决各种问题。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光栈对笔者说:“陈海龙扎根在村里,经常深入农户家中调查了解,脱下军装不减军人本色” 。

  自省残联开展帮扶以来,北斗村先后完成北斗全民健身广场和湖洋角等文化广场建设、狐狸狭等水圳建设,以及北斗中心幼儿园、盘元、楼上村等机耕路建设。今年5月,位于北斗全民健身广场处的村康服中心建设正式招标建设,该中心集村残疾人康园中心、残疾人活动中心、农村合作医疗站等9大功能为一体;省残联还计划对Y128乡道、206国道北斗段安装路灯。目前,社会扶贫资金已达31.664万元,其中包括广东狮子会“狮子北斗泉”农村饮水工程、天行健服务队捐赠轮椅。

  (徐珍珍  卢胜文  胡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