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江年:发挥毗邻港澳优势培育“航空+”产业

02.06.2015  21:36

制造业是大国经济的主体,强国经济的根基。近代以来,从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日本,无不是通过制造业的接递兴起实现强国之路的,而且即使它们已构建起了发达的服务业体系,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制造业,而是不断地通过转型升级对制造业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最近,美国的“再工业化”和“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再兴战略”、法国的“新工业法国”等就是这样的努力。毫无疑问,我国的大国经济体系构建和强国之路也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中国制造2025》就是对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升级的路径指引。

对应《中国制造2025》中所明确的十大重点领域,珠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电网、生物医药及高级医疗器械等产业基础较好;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势头迅猛;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产业则已经起航。这八大产业领域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核心,共同构成“珠海制造2025”的主体框架,也是珠海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龙头的基础。

笔者认为,“珠海制造2025”的发展方向,一是要与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相结合;二是要与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的建设相对接;三是要与珠海市“三高一特”的产业布局相吻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珠海的“金山系”具有全国影响力,世纪鼎利和欧比特是信息科技类上市公司,博观科技和晶通科技等在集成电路领域实力雄厚。该方面的未来发展应侧重于与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和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

智能电网产业中,在珠海布局的优特电力、许继电气、派诺科技等国内智能配电网领域的知名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使珠海成为国内智能电网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该方面的未来发展应侧重于配电网自动化、智能用电与智能家居,重点培育新能源与微网、海底光缆等相关产品,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电网核心设备产业基地,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和功能示范应用基地。

生物医药及高级医疗器械产业中,珠海的丽珠集团、联邦制药和修正集团是全国领军企业,宝莱特、和佳医疗和健帆科技等是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龙头。该方面的未来发展应继续巩固在抗生素类药物、消化道类药物等的市场地位,做强粤澳合作横琴中医药科技岛、金湾生物医药谷、富山滨海医药港和唐家湾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万山海洋药物培育基地的“一岛一谷一港两基地”产业集群。

航空航天装备产业中,珠海依托珠海机场和航展,通用飞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摩天宇等多家通航设备制造和服务企业纷纷落户珠海。中航通飞瞄准通航全产业链,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研发、生产、营销及维护中心。该方面的未来发展应是在继续做大做强通用飞机的制造和维护产业的同时,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培育“航空+”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产业中,在珠海落户的中海油、三一重工、云洲智能等系列项目已经初具规模。该方面未来发展可重点围绕南海开发,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建成海洋开发的重要陆基和珠海的特色产业。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珠海已经以银隆新能源、广通汽车、英博尔电气等骨干企业为核心,形成了从整车制造到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和充电设备生产的产业链。该方面的未来发展应以LNG客车为切入点,重点发展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客车、市政公用工程专用车整车制造;以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电机及驱动系统、整车电控系统总成为重点,构建关键零部件产业链。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中,随着中国北车有轨电车项目的建成,珠海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也开始扬帆。该方面的未来发展应对接全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大布局,重点引进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制造以及城市低速轨道产品生产,建成世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核心技术国产化基地和零部件配套基地。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中,珠海的运泰利、旺磬、格力电器等企业具备一定实力。随着国机机器人产业园的动工和ABB的落户,珠海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机器人研发和生产基地。该方面的未来发展应侧重于服务珠三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机器换人”的需求,重点开发工业机器人和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制造。

诚然,与先进水平相比,珠海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制造业,仍存在产业规模、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等方面的差距,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只有正视不足,抢抓机遇,才能不断推动珠海制造迈上新台阶。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