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依托大江大河形成新经济带

11.06.2014  12:39

我国区域发展进入新时期。10日,国家发改委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些年来,我国区域经济迅猛发展,但我国区域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地区间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拥有财富的水平等重要指标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无序开发、恶性竞争的情况仍然存在。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在会上表示,在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注重促进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联动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注重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的引领发展,坚持海陆统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据范恒山透露,按照部署,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正在抓紧编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目前还处于研究规划阶段。

形势

区域差距仍然较大

范恒山指出,近些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文件,推动区域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使宏观政策更加明确地体现区域指向,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局面。

其中,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不断涌现;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产力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主体功能定位逐渐清晰;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一体化进程深入展开……

新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范恒山转而表示,我国区域差距仍然比较大,特别是地区间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拥有财富的水平等等重要指标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有些方面可能还在扩大。

另外,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大问题还没有取得显著进展,我们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发达地区转型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范恒山补充,无序开发、恶性竞争的情况仍然存在,推进区域合作和联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面临着许多障碍。

范恒山指出,在着眼于缩小地区差距,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还要统筹解决包括产能过剩、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治理“城市病”等等问题。

战略

一带一路”规划正抓紧编制

范恒山表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个问题上,要在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区域统筹协调,以市场为基础,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空间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更加注重促进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联动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范恒山介绍,这其中包括了很多具体内容,比如构建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来推动东中西经济社会的交融发展,推动产业的有序转移和承接,推进产业梯度发展等。

范恒山还介绍,新一轮区域规划更加注重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的引领发展,比如跨省区跨流域的长江经济带涉及到10多个省份,珠江-西江经济带也涉及到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陆路交通干线的陇海-兰新铁路、引领带动东北发展的哈大铁路等。

要通过依托这些大江大河、陆路交通干线来引领带动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带和经济发展极。” 范恒山表示。

范恒山表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活之基,也是商贸之本,大的流域航线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依托这些流域来带动区域发展就成了很重要的方面。“新的时期,要更加注重海陆统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另外,新时期更加注重推进国内与国际的合作发展,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构想。

范恒山同时透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正在抓紧编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目前还处于研究规划阶段。赵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