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郎木寺酒店的珍贵友情

27.08.2014  17:02
我有一位喇嘛朋友,他本名叫罗让达吉,我习惯叫他“老大”。老大十四岁出家,现在是寺内闻思院的七级进修生,这个级别相当于我们汉族的研究生学历,最高是九级。午饭时,喇嘛经理把我们带到了圣地宾馆二楼的茶餐厅,那里的装修和环境在当地都算是最好的。

■卓玛

  我有一位喇嘛朋友,他本名叫罗让达吉,我习惯叫他“老大”。我很珍惜和老大之间的友情,一直保持着联系,他经常在朋友圈里发一些佛学的常识、郎木寺周边的风景照片等,当然,他也是我朋友圈的点赞族之一。

  说起老大,就要从郎木寺大酒店开始,它由郎木寺寺院投资而建,酒店经营得当的话,可以为寺院1000多位僧人在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和保障。酒店建成后,也曾想由外来的管理公司接管,但终究是考虑到成本问题而放弃了,后来寺院从1000多名僧人中甄选出了三位,组成了酒店的管理层,老大就是其中的一位。

  老大十四岁出家,现在是寺内闻思院的七级进修生,这个级别相当于我们汉族的研究生学历,最高是九级。老大是藏族人,到酒店工作后,他还学会了英语和汉语。

  当时我到达郎木寺的时候,因为要临时找住处,所以由班车司机把我带到了郎木寺酒店。在大堂登记时,初次见到了老大,当时我很诧异,怎么酒店里会有喇嘛呢?后来第二天早上出门时,喇嘛说等我回来请我吃午饭,当时我就更诧异了!我和后来结识的同伴叶枫,私下曾多次提到喇嘛,对他充满了好奇和探究。

  午饭时,喇嘛经理把我们带到了圣地宾馆二楼的茶餐厅,那里的装修和环境在当地都算是最好的。坐在宽大舒适的藤椅上,窗外的雪景尽收眼底。老大看上去淡定、平和却不失气度,我和叶枫之前就认为老大好帅,近距离观察,更觉得他透着管家的精明和威严,老大说话节奏很慢很清晰,他吃得很少,说得比较多,我不时地提一些问题,一边听一边不停地吃土豆丝,感觉就像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味道的土豆丝。

  后来老大的话题说到了佛学,其中关于“最后一天”的说法,我记忆最深,他说:“如果每个人都把今天试当作是人生的最后一天的话,那我们可能会对朋友更好,会对亲人更好,会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更好,甚至于对我们的敌人……不单是我们自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那我们将会对每一个人好,同时也会得到更多的人对我们的好;对别人好,也就是对自己好……

  最后,我还是忍不住直截了当地向老大提出了我的疑问,为什么要请我吃饭呢?老大说:“因为你来自广州,因为你姓魏。”原来,因为我长得像他的那个朋友,她和我一个姓,也是在广州,后来却很遗憾地失去了联系。而我也才知道,作为喇嘛的他也是有着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