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变电站电磁环境在线监测发布系统用实时数据消除公众安全疑虑

03.03.2017  07:4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公众在享受电力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对输变电设施电磁环境问题亦愈加关注。

  为逐步消除公众“变电站有电磁辐射,不要建在我家附近”的误解和担忧,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电网环保,南方电网公司近年来通过“信息公开、互动沟通”的方式,探索并实践与公众沟通的新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引入互联网+  

  ■实现信息公开  

  在互联网时代,单点的监测数据、单个的检测仪器,无法满足公众实时了解电力设施电磁环境数据的需求,也不足以支撑大区域的电磁辐射检测需求,而合理、完整的电磁环境管理理念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潮流。

  广东省深圳供电局在一开始建设电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时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2014年,南方电网公司下属深圳供电局推出了电磁环境在线监测及发布系统,实时监测变电站的电磁环境。

  运用先进的电磁环境监测、实时数据传输及信息发布技术,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场转化为公众随处可见的直观数据。将监测数据实时公示,并在深圳供电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进行发布。市民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即可掌握深圳地区变电站电磁环境的实时动态,了解变电站的电磁环境状况,让耳听为虚变眼见为实,真正做到民众时时刻刻都能看到,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逐步消除公众对变电站电磁辐射的安全疑虑,促进社会和谐。

  □全覆盖多层级  

  ■同步实时发布  

  这套系统从建立区域概念,多点位、长时间监测,到利用多种平台发布数据,进而实现区域的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便于公众和第三方机构监督。让绿色变电站不再是一个简单概念,而成为一个切实利民的环境友好公众项目,积极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运行与发展。公开的互联网变电站工频电磁环境实时信息发布及查询系统,开辟了电力设施电磁环境数据对外公示的新途径。

  截至目前,深圳供电局已建成了500kV鹏城站、500kV鲲鹏站、220kV滨河站等6个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在线监测站点,站点监测范围覆盖了深圳的罗湖、福田、南山等六大行政区域,监测内容包括110kV、220kV和500kV3种不同电压等级及户内、半户内和户外3种不同类型的变电站,监测参数包括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温度及相对湿度,使监测数据更有代表性也更有说服力,全面反映了深圳地区变电站周边电磁环境的真实情况。

  这套系统获得中国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CPA),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个获得中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CMC)的电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产品通过中国计量科学院的计量校准,代表了同行业的最高水平。

  系统采用了探头结构小型化、太阳能独立供电、抗供电及传输干扰、实验室整体校准、全天候监测等多种设计理念,实现了监测数据、温湿度、地理位置同步实时发布、连续24小时无间断监测等功能,保证了数据的实时、可靠、准确。自建成运行以来,系统工作稳定,数据捕获率超过95%。通过这套系统,公众可以了解到深圳供电局的6个变电站电磁环境监测点的工频电场及工频磁场监测数据。

  “以前对变电站有些恐惧,认为它有辐射,通过设置在变电站的户外LED显示屏,实时数据远小于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公众电磁限值,我们也就放心了,回去一定向周围的人多多宣传。”深圳市民刘阿姨说。

  □重视公众科普  

  ■引导良性沟通  

  深圳供电局针对民众缺乏电磁环境知识,在信息公开的同时,专门组建了以香港理工大学劳伟筹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电磁环境公众沟通技术团队,负责对外的宣传、咨询和答疑工作。立项并由具有国家计量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分三期对深圳地区100多个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开展普测,普测数据通过深圳人居委向公众发布。

  同时,常态化组织如“电网开放日活动”“绿电网·深港行”等多项科普活动,邀请市民到变电站现场并与专家开展互动交流。发宣传册、制作宣传板让更多市民逐步了解变电站及相关电力设施的真实运行情况。

  通过“信息公开、互动沟通”的方式开展公众沟通工作,用数据表明了变电站的电磁环境是安全的,是环境友好的绿色变电站。南方电网公司有效缓解了在运和在建变电站附近民众的恐慌心理,关于电力设施电磁环境的投诉事件数量亦呈逐年下降趋势,为电力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2016年4月20日,广州供电局变电站环境信息在线监测系统在220千伏天河变电站正式启用。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逐步在南方五省区推广建设变电站环境信息在线监测系统,客观回应公众对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的误解与担忧,保障人民群众对变电站周边环境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阳江]举办学习宪法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深入贯彻实施宪法,林业厅
[湛江]举办2018年依法行政专题研究班
为提高湛江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林业厅
[江门]举办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培训班
为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品质提升的水平和质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