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教授”反衬职评制度弊病

21.01.2016  17:06

近来,河南大学高规格特聘“三不讲师”常萍为副教授一事引发热议。媒体报道,备受学生敬重的常萍老师,为本科生讲了32年古代文学,任教期间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只专注教学,直到退休仍是讲师,被誉为“口碑教授”。众多网友真心赞叹之余,纷纷呼吁切实变革当下的职评制度,认为仅靠职称改革培养不了“口碑教授”。

独特的“口碑教授”现象,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嘲讽了现行的职评制度,反衬其存在弊病。中国教育 新闻 网友郭立场认为,关键是要建立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去行政化,改变现行的学术评价模式,建立独立运行、不受干扰的学术委员会,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只有这样,才能扭转职称评审以行政手段定指标的做法,由学校来判定教师业绩。@天津美院桑教授也指出,只有建立学术委员会,明晰评审标准,科学设置各个分项的分值,进行同行间的业内评价,才能保证那些学术水平高、教学成效突出的申请人得到晋升。

然而,中青在线网友胡欣红则认为,制度改革固然重要,常萍之所以成为常萍,关键还在于其独特风骨,“口碑教授”是用“心”从教的结果,与职称评聘本身并无多大干系。无论是她两次婉拒央视《百家讲坛》的邀请,还是不在意讲师和教授的工资差距,抑或是学生发出的“中国传统士子的信仰、操守和风度已经融进了她的精神血液”“她不只教授知识,更传递人生感悟”之类的由衷感叹,人们都不难看到这确实是一位富有教育情怀,坚守人生本真,淡泊名利的好老师。职称评聘的弊病固然需要大力革除,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必须回到我们的内心,追问自己是否愿意并有能力做一位好老师?

很多网友表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社会获得感,还是来自规则的公正透明,表现在对现实利益和未来生活的可预见性上。因此,只有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职称评审机制的改革,让评审透明公正,在阳光下接受监督,彻底改变权力、人情、关系、金钱对于学术水平评价的侵蚀,才能使象牙塔回归追求真理的本义。知名教育专家杨东平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今天我们要为未来培养人才,就必然要打破19世纪起开始建立的“教育工厂”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行个性化教学、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主的学校。而这其中,包括学术水平评价在内的教育改革,已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