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井曾井重见天日 上世纪末被封于梅城地表之下

29.11.2014  13:57
位于梅城江北城西大道原市印刷厂内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井曾井,10月起由梅江区文物管理部门根据专家制订的维修方案进行整修,目前已完成修缮工作,得以从地表下回归地面重见天日。

  本报讯  (记者刘奕宏 特约记者曾仕谦)位于梅城江北城西大道原市印刷厂内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井曾井,10月起由梅江区文物管理部门根据专家制订的维修方案进行整修,目前已完成修缮工作,得以从地表下回归地面重见天日。

  曾井是五代南汉时期程乡县令曾芳任内所凿,曾芳在井内悬药救民的故事流传至今,有“曾氏井泉千古洌,蒲侯心地一般清”的评价。该井宋元明清历代均得到地方政府的修缮纪念,旁边一度建有纪念性质的祠宇建筑。2000年8月,该井被梅州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上世纪末,因城市建设及企业修建厂房等原因,周边土层被填高,井眼被封存于地表之下,文物安全状况堪忧。

  为保护这座千年古井,梅江区文广新局经报批开展修缮工程,根据曾井的建筑结构、形制,采取清污和防止地表水渗透等措施,适当调整了井的水平高度,升高1.6米,在古井周围加装花岗岩石栏杆,不锈钢井罩和钢化玻璃安全防护罩,重刻文物保护标志及文物保护说明牌(如下图),实现保护与安全相结合,方便市民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