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大学嫁入270岁古村拒绝“大学城中村”要建“大学文化镇”

26.05.2014  11:52
摘要: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按珠海市最新规划,67亩的会同村集体土地将用来建造新的学生宿舍,紧邻宿舍,是300亩的政府划拨的免费教学用地。

        珠海的联合国际学院进驻会同古村,会同古村现有不少特色建筑。南都记者 吴进 摄

        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按珠海市最新规划,67亩的会同村集体土地将用来建造新的学生宿舍,紧邻宿舍,是300亩的政府划拨的免费教学用地。而包括“民国第一村”会同村在内整个燕子埔一带,都将是未来U  IC全开放校园“大学小镇”的发展范围。一个是全英化教育的现代化港式大学,一个是保留中华传统的270多年历史的古村,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什么是“大学城中村”?

        唐家湾大学生共被3个村庄所包围:宁塘村、官塘村、会同村。2006年起,有了第一拨大学生进村开公寓旅馆,村民也纷纷受到启发推掉老房,贷款兴建多层的住宅,出租给学生。目前宁堂村几十栋小楼迅速建起,附近高校五六万大学生为主要租客源,消费群体单一却庞大。曾经进驻的大学生大多做一两年到毕业后把出租屋生意转让离开了这里,许多公寓已经转了两三手,转让费亦从几万元升至几十万元。如今,村口经常瘫痪的交通和大量的外来人口已经快超过这个小村子的负荷,宁堂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学生人口已经占到村里常住人口的80%,村里已经禁止村民加盖楼房。

        “大学文化镇”是出路?

        很快,大学生们将住到会同村村口,古村将是学生们茶余饭后的生活场所。U  IC校长吴清辉这样描述这个未来的大学小镇:“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这里有一所大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和学生,有多种语言和文化,有艺术工作坊,有音乐厅和体育场馆,有商业娱乐设施,将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变化?

        会同村全部的34处民国前的历史建筑,能得到修葺的是少数。会同村的村民如今大都在外地发展,子女在港澳海外的更不在少数。少量的拿来出租,大部分宅子都是大门紧闭,透过残破的大门缝隙可以看到,庭屋前杂草丛生,有的屋顶甚至瓦砾掉下现出大洞。大学的进驻,能否给古宅保护带来生机?虽然会同村村内古宅严格限制改加建,但已有U  IC学生担忧在巨大利益驱动下是否真能确保古村不变成另外一个“大学城中村”。

        02-03封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