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自然村落减少近91万个 古民居每年减5%

28.11.2014  18:22

  在正在举行的“2014年全国古村落保护现场会暨村落文化论坛”上,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罗杨介绍,从2002年到2012年10年间,中国的自然村落已经从363万个锐减至272万个。

  根据黄山市古建筑保护专家姚顺涞长期跟踪的发现,因为年久失修被空置或倒卖等原因,中国的古民居正以大约每年5%的速度递减。

  据统计,中国目前需要保护的传统村落总数在5000个左右,约一半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2014年,保护传统村落首获中央财政支持。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子平均将获得300万元的补贴,为此中央3年将投入上百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对于传统村落保护来说,这笔钱仍是杯水车薪,但这已经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

  “要让传统村落‘活起来’,要让人们在里面生活。”住建部传统民居保护专家委员会顾问黄浩说,让原住民参与到保护和开发中来,并公平合理地分配收益,才能保留传统村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和独特的“人情味”。

  他提出,并不是所有的老房子都有保护的必要性,可以尝试在村落中划定适当规模的核心保护区,在不涉及到文保单位的情况下,采用拆、迁、并、改等办法,把分散的古建筑聚集在保护区,在不破坏其原有风貌的前提下,配置新的设施,让农民可以在里面生活。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陶思炎则认为,在经历了呼吁、调查阶段,进入维护开发阶段后,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必须依靠理论研究来支撑。他提出了村落文化与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关系、村落文化传统的当代价值、村落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十个研究课题。“到现在,我们不能再稀里糊涂地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了。”他说。(记者吴锺昊 张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