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吃半饱
■乔兆军
香港人欧阳应霁在他的《半饱——生活高潮之所在》一书中说:“半饱是一种完美的缺陷,一半的希望,再加上一半的耐心,才是一整片蓝天。”
艰难日子里,不半饱都难。记得小时候,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一年中难得吃上几回肉,所以我对肉特别馋。有一天放学回家,惊喜地发现母亲正在煮肉,我就守在灶前,等肉煮熟了,母亲盛了一碗递给我。我很快吃完了,嚷着还要,母亲说:“少吃滋味多,多吃滋味少!”那时哪有这么高的境界,我执意要吃。母亲没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就这样,我连吃两大碗肉,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碗。
到了晚上,烦恼事就来了,一种油腻腻的感觉直往嗓子上涌,压下去又涌上来,整整折腾了一宿,苦不堪言。这时,我才明白母亲的话是对的。
曾经心里也想,粗茶淡饭,少吃一点欠着一点,胃里留下一点空间,若还路遇更多美味,也可以轻轻松松再打个“下半场”。可每次,都管不住自己。一见了美食,不知不觉就成了饕餮客。有时明明是抱着半饱的决心去赴宴,可一看全是意气相投的朋友,一开席,再加上一点点酒精的刺激,谈笑间,一桌菜就“灰飞烟灭”了,所有人都撑得难受,半饱原则也被丢之于脑后。
也有的人做得很好,比如我的一位女同事,为了保持苗条身材,天天只吃个半饱,一副弱柳扶风的娇态。后来又迷上了瑜伽,越发显得飘飘欲仙、超凡脱俗,引得大家心向往之。但在羡慕之后,回过头来,又经不住食物的诱惑,该怎么吃,还是怎么吃……
明朝医学家龚延贤在其《寿世保元》中说:“食宜半饱无兼味,可寿也。”国画大师齐白石也说:“半饱富平生。”老家有句农谚,“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正在长身体的小儿尚且不能多食,稍带几分饥饿才能茁壮成长,那么所需能量日趋下降的中老年人更应该“宁少勿多,宁饥勿饱”。
半饱是知足,是节制,所谓“迈开腿、管住嘴”, 自然思维灵活,行动敏捷,生活轻松。半饱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人对事,半饱即可,不给自己过不去,不给朋友找别扭,取舍有度。用一个半饱的心态去看待一切,少了烦恼,多了快乐,方为人生的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