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看重“新丝路”机遇 陇台优势互补促双赢
首次踏访甘肃境内古丝绸之路,台湾商人陈麒钧寻觅着河西走廊的“前世今身”和潜藏的商机。5日,“百名台商陇上行”参访团来到了甘肃武威,陈麒钧“相中”了当地丰厚的农产品和光照条件,与当地政府签订投资意向书,投资农副产品及畜牧业产品保鲜、速冻储存。
“百名台商陇上行”参访团是由甘肃省台湾事务办公室承办组织的,涉及电子科技、医疗保健、机械制造、金属加工等行业的98名台湾企业代表从甘肃敦煌出发,先后访问了酒泉市风力发电厂、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武威市葡萄酒堡等,寻求商贸合作机会。
改革开放初期,台商跟随经济发展的潮流奔赴大陆东南沿海一带“发家致富”;尔后,他们迁徙至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逐渐“东出中移”,转战至大陆中部地区。中华金属工商协进会理事长陈麒钧便是早期来大陆“淘金”的一批台湾人,他的工厂现设在大陆东部地区。
“早期,台商凭借精细化技术在沿海占领市场,随着大陆企业迅速发展,我们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加上市场的日趋饱和,土地、人力、原材料等成本增加,我们急需寻求新的市场。”陈麒钧“嗅到”了新丝路的商机,考察甘肃矿产、农业资源是他此行的目的。
陈麒钧说,在古代,民众便开始从丝绸之路展开经商贸易,他们通过这条最原始的交通要道与中亚、欧洲相联系;现今,随着大陆政府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路迎来了比以前更好的区位优势,铁路、航空、公路交通便利,台商可以利用当地丰富价廉的自然资源,逐步将市场拓展至中亚。
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也成为台商中意的资源。台湾德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安忍介绍,他在台湾设有太阳能发电厂,每月收入达100万元台币,但当地地域面积小,光照时间短成为他拓展市场的“瓶颈”。他说,风电、光电将成为人类未来主要的新能源,河西走廊日照充足,地势开阔,是一片理想的投资光伏发电的区域。
不仅如此,河西走廊独特的自然风光得到了台南市旅馆公会理事长萧英绸的垂青。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她提议在张掖建设养老院。
今年5月,甘肃省出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建设总体方案》,从交通、物流、能源、文化、农牧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划,推进甘肃与其他地区交流合作,将甘肃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黄色的沙漠旅游、绿色的生态农业、橙色的丹霞地貌……台商王龄娇用“五彩缤纷”形容甘肃张掖,她说,东出西移是台商将来的选择,新丝路将成为投资的热土,要抓住这份机遇,陇台企业的优势互补很重要,它是实现双赢的条件。
陈麒钧建言,在畜牧业和农业领域,台企要帮助当地企业进行技术改良升级,采用超鲜速冻技术,将味美纯正的牛羊肉、蔬菜水果远销至海内外。
此行是甘肃首次大规模邀请台商前来甘肃考察。甘肃省台办主任赵少智说,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台商需要继续寻找新的市场;国家对甘肃的政策支持,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建设,让甘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也需要两岸企业共同合作,彼此发展。
目前,甘肃省累计登记台资企业300余家,正常运营的有130余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