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失事客机曾沿河3次转向飞行 疑为降低伤亡

06.02.2015  06:42

昨日,失事客机从基隆河打捞出来后,乘客的行李被放在岸边。

潜水员正在搜救失踪的12个人。

  台湾复兴航空客机坠河事件截至昨日已致31人罹难,正副机长遗体寻获,15人受伤,12人失踪,31名大陆游客遇难22人。

  昨日有24名大陆游客家属分3批入岛。复兴航空公司向已确认身份的罹难者家属发放120万元新台币丧葬补助费,供家属用于丧葬相关支出。

  大陆民航部门将派员赴台参与协助调查。台湾地区“飞安会”表示,将邀请法国、加拿大参与空难调查。“飞安会”执行长王兴中表示,最快今日公布黑匣子解读出的关键内容。

  昨日,国台办表示,因当前需要集中精力处理善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参访金门时间将推迟。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等媒体报道

   台湾邀请大陆派员参与协助调查

  据新华社报道,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5日应询表示,据向民航局了解,台湾有关方面已发出邀请,大陆民航主管部门将派员以民航“小两会”身份赴台,参与协助调查台湾复兴航空坠机事故。目前,民航方面正按既有沟通机制和联系渠道与台方联系,抓紧办理相关事宜。

  马晓光表示,依据两岸民航事故调查业务主管部门达成的共识,双方就涉及两岸民用航空器事故和事故症候调查,建立了联系沟通机制,互相邀请参加涉及对方的重大空难事故调查。

  昨日,负责复兴航空公司空难事故调查的台湾地区“飞安会”新闻联络官员刘工程师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已经开始解读黑匣子,还没有开始分析,会根据结果做出说明,不会仅根据黑匣子数据做出空难结果判断。

  台湾地区“飞安会”还会陆续邀请法国失事调查局、加拿大事故调查委员会,以及复兴航空公司等机构参与此次调查,调查完全是独立进行,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如果有进一步消息会随时公布。

  另据台湾媒体报道,复兴机师爆料称,失事航班于事故前已完成一次松山到金门的往返任务,从金门返回松山时,维护本记载引擎有异状,但经地面人员检测后,发现无异状,但地勤人员担心遭“民航局”罚款,促先放飞,要求先飞完金门后再仔细检查。

  对此,台湾地区民航部门表示,事故航班为当日第3次飞航,查证该航班当日前两次飞航记录及维护记录,并无任何飞机故障登录的情况,且访谈当班机务签放人员,确认并无故障登录,亦无催促放飞的情况。

  新京报记者 王晓枫

   【善后】

   国台办主任延迟参访金门

  昨日,国台办表示,因当前需要集中精力处理善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参访金门时间将推迟。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5日下午到医院探视复兴航空事故伤者。他表示,复兴航空自去年7月发生澎湖空难至今,才短短6个多月内就再度发生重大飞安事故,和所有民众一样心情非常沉重。他要求全力搜救,不放弃任何机会,并要求行政主管机构对这次飞安事故进行通盘、深入检讨。

  马英九表示,该究责就究责、要处分的应处分,要进一步强化台湾飞航安全,不要让类似事件发生。

  据新华社

   复兴航空发放丧葬补助费

  针对复兴航空坠机事件,海峡两岸启动了旅游安全突发事件合作应急机制,经各方共同努力,5日有24名大陆游客家属分3批入岛,组团社方面共派出12名领队陪伴。

  国家旅游局已成立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组,启动24小时值班机制,与海旅会驻台北办事处、台湾有关方面密切联系,及时掌握搜救工作最新进展情况,并于昨日派港澳台司司长、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秘书长刘克智率工作组赴台开展工作。

  昨日,复兴航空公司表示,针对已确认身份的罹难者家属发放120万元(新台币,下同)丧葬补助费,供家属用于丧葬相关支出。另外,复兴航空已向包括2名地面伤者在内的9名空难伤者发放紧急慰问金每人20万元。

  综合新华社、新华网、中新网等媒体报道

   【对话】

   60名潜水员水下搜寻失踪者

  对话人:台北市消防局新闻联络人陈志民

   搜救结束没有时间表

  新京报:今天(5日)的搜救进行得如何?

  陈志民:我们早上6点派出60位潜水员,在飞机的位置下方进行潜水搜寻。我们推测可能会有一些失踪者经过撞击,和坐椅一起沉到水里。另外昨天(4日)我们已经在下游设了拦截网,看有没有失踪者被冲到下游。但现在看还没有。我们也一直沿着河床和岸边草丛在找。

  新京报:从早上开始就有潜水员开始搜寻,为什么至今都没有搜寻到新的失踪者?

  陈志民:搜寻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冬天河水温度比较冷,我们的潜水人员在下水后,最多搜寻20-30分钟就要上岸来替换人员下去,所以拖慢了搜寻的速度。

  新京报:我们的搜救大概会什么时候结束?

  陈志民:搜救没有时间表。只要失踪人员没有找到,我们就不会结束搜救。

   十多名民众爬出机舱

  新京报:坠落处河水有多深?

  陈志民:有三到四公尺(米)。

  新京报:参加救援的有多少人?

  陈志民:截止到昨晚(4日晚),我们参与人数是1500人,包括消防员、潜水员以及军方人员和警方、卫生交通等等。

  新京报:你到现场后看到怎样的一个情景?

  陈志民:飞机掉落河面,机头向下,机腹朝上。我们到达的时候,有十多个民众爬出机舱,站在机舱边上。我们的人游泳、划橡皮艇过去,陆陆续续救出了25个人。这25个人里有10个人送到医院后宣布不治。

   担心切割机体引起爆炸

  新京报:机舱外的搜救完成后下一步将如何?

  陈志民:后续就开始进入机舱。因为机舱三分之二浸在水中,河床里视线不好,而且飞机坐椅也发生变形,所以救援比较困难。后来我们就将机舱拖到岸边,采用吊挂的方式,最终到凌晨两点,找到了21个人,他们都没有生命迹象了。

  新京报:为什么采用机舱吊挂救人的方式?

  陈志民:因为飞机里面的坐椅变形,里面的情况真的看不到。而且当时天气变暗,晚上越来越冷,我们没有办法确认里面有多少人。用拖机舱吊挂的方式会比较快。

  新京报:这种方式会不会影响到里面的乘客,有可能会加重他们的伤情?

  陈志民:有可能,但这是最快的办法。

  新京报:可能会有质疑,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切割机舱救人?

  陈志民:是的,我们也听到了这种说法。但实际上我们到达现场之后闻到了浓浓的汽油味。我们担心用切割的方法会造成飞机爆炸。而且飞机里面的电线设置我们也不了解,另一方面也担心切割的时候会伤害里面的乘客。所以当时尽量用徒手的方式。

  新京报:把机舱吊挂之后,看到里面是什么样的情景?

  陈志民:因为这是一个中型飞机,空间比较小,里面变形扭曲很厉害。找到的人都被安全带绑在安全坐椅上。坐椅变形非常厉害。

  新京报:找到的人大概都集中在哪个部位?

  陈志民:集中在飞机的尾部。

  新京报记者 胡涵 张寒

   【追问】

   飞机为何沿河3次转向飞行?

  据台湾媒体报道称,在飞机仅剩下一个引擎可以工作情况下,复兴航空客机做了3次大转弯,沿着基隆河道飞行疑为降低伤亡。

   驾驶员操作救了很多人

  报道称,飞机起飞后机长就发现飞机已经失去了动力,但飞机已经飞到了台北市区上空。随后飞机做了3次大转弯,第一次左转避开了有许多学生和上班族的地铁昆阳站,第二次则是向右转弯避开了中山高速公路上的车流,最后一次闪过高楼林立的南港软件园区。

  台北市长柯文哲5日上午表达感谢失事班机驾驶避开高压电线,否则恐将造成台北一半以上区域停电。

  美国多名前航空安全官员认为,机师明显在引擎失去动力下避开大楼而坠河。

  据美国媒体报道,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监察官大卫·苏希表示,机师飞行期间两度转向,第1次转弯爬升未见引擎运作,第2次转向则明显是为了降落水上。

  而前美国运输部观察员玛丽·史雅芙称,她确信驾驶员最后的操作救了许多人。玛丽·史雅芙解释说,很多起意外都面临跑道过短的问题,驾驶需要全权控制机身来接近地面完成降落,如果没有受风力影响,驾驶员有机会飞过城区完成降落,可能会有更多人生还。

   选择河道能减少伤亡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陈海昕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河道周围相对宽阔,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选择在河道降落能减少一定的伤亡。

  “从视频来看,以这个角度飞行的话,飞机已经失速,无法挽回。但是不是引擎问题无法判断。假若真的是发动机失灵的话,能把飞机控制住方向就不错了。

  一名曾值飞ATR系列飞机的飞行员对媒体表示,根据驾驶经验,该机型就算只剩一个引擎运作仍可飞行,其推测出事班机已经完全没动力导致失速,所以直接翻过去,最后为了避开民宅,靠仅剩下动力迫降河上。

  新京报记者 韩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