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指挥家陈澄雄香港论中乐发展:慢慢走向世界舞台

27.07.2014  20:37

  中新社香港7月27日电 题:台湾指挥家陈澄雄香港论中乐发展:慢慢走向世界舞台

  记者吴钟春

  “把中乐推向世界的舞台,是一条辛苦的路。”26日晚,“第二届国际中乐指挥大赛”在香港圆满结束。这次大赛的评委会主席、台湾指挥家陈澄雄27日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

  陈澄雄曾任台北市立国乐团、台湾省立交响乐团的团长和指挥,也曾多次与知名乐团合作,中乐和西乐的指挥经验丰富。当问到对于这次指挥大赛的评价,他竖起了大拇指,连说了三个“了不起!

  “对于年轻指挥家而言,这是一个进阶的好平台。对于中乐而言,往世界的舞台又前进了一步。”陈澄雄表示,这次比赛曲目比过往难,选手们比上一届更活络,还吸引了外国选手参赛,影响力变得更大。

  陈澄雄认为,虽然西乐与中乐的指挥技巧是相通的,但曲目与乐器演奏法差异很大。中国乐器的特色从发展上来说是倾向小组与独奏,这类乐器如何在一队大型乐队中融合,会有更多挑战。

  “可以说中乐指挥比西乐指挥难度大,西乐有系统的乐谱,乐器只分管乐、弦乐、打击乐三种。中乐的简谱不完整,要靠自己领悟,几十种民族乐器每样不同,光琢磨最好的音色在哪里都够琢磨一辈子。”陈澄雄感慨道。

  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让陈澄雄最动容的是选手们结下的友谊。他说,有位来自波兰的选手一开始对中乐一无所知,后来在香港选手胡栢端的帮助下,在短时间内背熟和学会了指定比赛曲目《乱云飞》的简谱。

  “波兰选手有指挥技巧,只是琢磨不到中乐的精髓。他在演奏现代曲目时得分甚至比胡柏端高,在演奏传统曲目时碰到难关时,胡柏端却伸出了援手,帮助他认识中国乐器、乐理和文化。”说到这时,陈澄雄不禁称赞:“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胸襟啊。

  当问到中乐在世界发展面临的挑战,陈澄雄直言,由于文化差异,外国的听众对中乐的理解有困难。“像我们的曲子可分文曲、武曲,像《十面埋伏》是武曲,我们有没有机会向外国听众解释曲子的典故来源呢?如果不解释,他们不会认同我们的音乐。

  他续称,想让外国人能真正欣赏中国音乐,还得让他们先了解中国的乐器。“相当于先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发芽。这是要花很多时间去努力的。

  在陈澄雄看来,中国人对文化不能自我“推销”,首先要有外国人进入这个领域,了解后再向其他外国人“推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