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每周3.5个大学生死于车祸 摩托车成最大“杀手”

12.10.2014  18:31

图自台湾《联合报

  中新网10月12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全台平均每周有3.5个大学生因为车祸“消失”,每年因车祸造成170余位大学生丧生,其中85%肇因于摩托车事故,摩托车已成大学生最大的“杀手”。

  台湾交通大学运管系副教授吴宗修说,18至24岁台湾人每年车祸死伤数以万计,绝大多数是未记录的“黑数”,摩托车是致死最大祸首,事故率远高于溺水、自杀,为少子化的台湾埋下沉重的危机。

   疲劳驾驶 最常出事

  吴宗修分析,大学生摩托车车祸死亡主因,包括骑乘人口众多、超速、不守规定等,其中“疲劳驾驶”是最好发的意外型态,主因大学生常深夜打工、揪团夜冲,夜间视线不佳,倘若路况不佳、路线不熟,或熬夜后早晨精神不继,骑车特别容易出事。

   公共运具 一帖解方

  在他眼中,抢快形同玩命,提醒“小心”,学生当耳边风,干脆训斥兼恐吓:“不急不急,天堂会等你!

  台湾淡江大学运管系教授罗孝贤说,“这不是单一学校的问题,是全台湾共通的问题。

  罗孝贤说,教育改革后,大学广设,许多校区地处偏远,学生没摩托车像没脚,哪都去不了;改善不良的通学环境,以公共运具取代摩托车,是一帖解方。

   校车补助 尚无专款

  吴宗修说,从教育到交通主管机关,都漠视问题严重性。台湾“教育部”高教司表示,现今并未专款补助大学开办校车,各校须自筹款添购及养护校车;“交通部”四年前起以公共运输发展计划补助客运绕驶进郊区大学。

  但大学生骑车率仍屡创新高,罗孝贤说,摩托车在大学生心目中,不只通勤,还象征独立、自由、驾驭快感,兼具社交工具,台湾中南部家长甚至送孩子摩托车当“入学礼”;他认为,应该培养学生搭公交车的习惯,不相信学生不会在安全与自由之间,做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