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 共担风雨——记台风委员会成立50周年
中国气象报记者吴鹏
亚太地区是全球易受台风影响的地区之一。为减少台风灾害给该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于1968年共同建立台风委员会。台风委员会的创始成员包括中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老挝、菲律宾和泰国等,随后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中国澳门、朝鲜、新加坡和美国等陆续加入,目前共有会员14个。50年光阴如梭,这段岁月见证了这一机构的发展、壮大,见证了会员之间的守望相助,更见证了其守护一方平安的不变初心。
开展试验 摸清规律
1879年7月,上海徐家汇观象台的自记仪器成功记录到了过境台风的风力、气压等数据。时任观象台台长能恩斯手绘了台风结构图,并据此提出了台风垂直截面旋风理论。经过数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人们逐渐摸清了台风的发生发展机制。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台风委员会各会员就陆续开展台风试验,以确定台风生成的位置、强度、移动路径,并且进行降水和大风预报等。这些试验为进行更加精确及时的台风预报积累了宝贵经验,更为提升区域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8年,在泰国曼谷召开的台风委员会第11次届会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台风试验建议,从此台风业务试验成为台风委员会的中心工作,同时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热带气旋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1年至1983年,台风委员会实施了台风业务试验(TOPEX)计划。
1990年,为获取研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运动所需的加强气象观测资料,以达到改进热带气旋业务预报的目的,台风委员会在西北太平洋进行了“台风转向和异常运动的特别试验”。
2014年,近海台风强度变化科学试验(EXOTICA)正式设立,以获取台风内部精细结构的直接观测资料。
此外,美国多年来连续开展飓风雨带及强度变化试验、飓风强度预报试验等,获取了大量关于热带气旋的观测资料。
这些试验为科学家更加清楚地认识热带气旋的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数据支撑,在台风探测技术研制、台风外场观测和近海目标台风结构和强度变化特征等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人们对于台风业务预报方法、台风引发的风暴潮与洪水、台风气候、台风相关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认识不断深入。
汇聚经验 与时俱进
在进行台风预报的探索过程中,各会员不断规范台风业务的规章、程序等,完善业务流程和技术标准,提高了相关业务流程的效率。
1974年3月,日本气象厅出版了《台风预报手册》。1986年,台风委员会业务手册编制完成,随后一直在修订完善。1995年3月,WMO出版了第四版台风委员会业务手册。2015年,台风委员会编制《沿海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的协同标准业务程序手册》。
此外,台风的命名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标准化的过程。最开始,各区域台风的命名较为混乱,1997年,在香港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循环重复使用。
关于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也逐步汇集成册。1991年2月,《综合性防洪管理手册指南》出版。2010年8月,台风委员会发布了第一份关于气候变化对热带气旋频率和强度影响的评估报告。这些规范和信息汇总为各成员开展相关业务提供了参照。
享誉全球 砥砺前行
台风委员会在国际防灾减灾中所作的贡献有目共睹。1988年,联合国灾害救济协调员办公室授予台风委员会“联合国防灾奖”。同年,台风委员会第21次届会决定将所获“联合国防灾奖”奖金用于设立台风委员会防灾减灾奖,以奖励在这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有关单位。
2006年12月,在菲律宾召开的台风委员会第39次届会上,为了缅怀台风委员会的缔造者之一、菲律宾气象局前局长、两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金塔纳,特将台风委员会防灾减灾奖命名为“金塔纳减灾奖”。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韩国气象厅、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等先后获得该奖。
“台风预报就像在钢丝上跳舞,在台风生成直至消亡的每一个点上的预报都伴随着风险和压力,预报员所走的每一步都要谨慎。”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如是说。经过50年的勤学苦练,在钢丝上的舞者们脚步正变得越来越沉稳。
然而,台风预报仍然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科学和业务难题,改进台风强度预报仍是各国台风业务预报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各类极端天气呈活跃态势,台风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将更难把握,台风委员会各成员将继续同舟共济,直面挑战,勇往直前。
胡适曾经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回顾台风委员会过去50年的发展历程,这个真理就是不断提升台风预报时效和准确率。虽然无法百分之百地准确预测,但各成员从未停止前行,因为在这条道路上前进的每一步都牵系着民众的安危。
(来源:《中国气象报》3月1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