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葆华:东莞制造只有做到极致才能赢得口碑
东莞市经信局局长叶葆华。(记者 孙俊杰 摄)
对话
记者:30年来,东莞孕育了强大的外向型经济,怎样看待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内源型经济?
叶葆华:从上世纪80年代来料加工承接的服装、制鞋、家具等产业,到上世纪90年代的电子信息产业,东莞通过外来资源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培育了一大批内源型经济开始扎根。
以诺基亚为例,当时只是生产手机电池,慢慢手机电池量不断做大,后来生产手机整机,把东莞之前完全没有做过的东西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群。诺基亚东莞工厂虽然因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而关闭,但是围绕智能手机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扎实留在了东莞,如华为、酷派、OPPP、步步高,成长迅速。
东莞未来30年还是要紧紧抓住制造业,否则我们在下一轮的区域竞争中,没有什么有底气的东西。东莞最终培育出来的大企业,可能涉及多个行业,但主体肯定还是制造业。内源型企业的“一轮明月”一定是在制造业中产生。
记者:“东莞智造”该如何向先进国家学习?
叶葆华:我认为,东莞基本跨过了工业2.0,工业3.0还在慢慢消化中。现在要进入工业4.0,企业该往哪儿走,他们很茫然。
最近几年,全球掀起新一轮制造业回归热潮,无论是美日德还是其他欧洲国家,对制造业重视程度更上一层。苹果是一个标杆,苹果的成功,一是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消费满足感,二是发展空间无限扩大可以去想象,三是将产品做到最极致。归根结底是回归到制造业本源。
东莞做制造业,只有做到极致才会赢得口碑。东莞的制造业,在未来的大潮流中要担当站在桥头的角色,对于同样一件产品,我们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将其做到极致,不论是“机器换人”还是智能制造先进技术手段。让“东莞制造”更具创新性,更被市场认可,这是东莞向智造迈进的最终目标。
记者:在增强内源型经济的推动力中,东莞如何处理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关系?
叶葆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大企业的龙头带动毋庸置疑,但中小企业不可或缺。一个大企业来到东莞,如果没有中小企业做配套,也生存不好。大企业来东莞,很大的考量是东莞有完善的产业链。从成长性来说,大企业都是从中小企业成长起来,像玖龙纸业,也是一条一条生产线积累起来的。
今年,东莞又针对中小企业出台转贷应急资金,帮助中小微企业及时获得金融机构转贷支持,防止和化解中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应该说东莞对大型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都做到了兼顾。
【 各方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