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月饼,惠州人过中秋还有这些传统风俗

26.09.2015  13:07
除了吃月饼,惠州人过中秋还有这些传统风俗:驳山歌、烧宝塔、担灯笼、拜月光……你知道吗?

惠州话山歌词谱。

  1 驳山歌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中秋节驳山歌,是惠州人期待的热闹节目。中秋节当天平湖门最热闹,因为有人在那里驳山歌。中秋节晚上,平湖门会搭起一张四方台,摆上茶壶和茶杯。天一黑,附近的老老少少拿着凳子都去平湖门。平湖门牌楼下挤满了人,大家在一起或坐或站,等待驳山歌。驳山歌的人有10多个,有男有女,个个是唱山歌的好手。当第一个人在四方台上喝上一口茶,随口唱出“今夜山歌我开台,哪个敢对就过来”,热热闹闹的驳山歌就开始了。歌手们现编现唱,要答上前一个歌手的词,一唱一和。唱到精彩处,大家拍掌喝彩;唱到幽默诙谐时,大家都乐得笑哈哈;唱到高兴时,驳歌的人还一起合唱。这样一直对唱着,直到天亮,观众也如痴如醉地听到天亮。

  2 烧宝塔

  中秋节惠州人有烧宝塔的习俗,中秋节前,街坊邻里、三五好友利用闲暇堆叠宝塔,宝塔主要用瓦片(即屋瓦的碎片)堆叠而成,高矮没有规定。塔身中空,内置柴草。到了中秋当晚,人们聚集在宝塔四周,点燃塔中的柴草,然后从四面八方向塔身投撒硫磺、樟脑、白盐,顷刻,噼啪之声骤起,继而呈现五光十色,爆响四起,令人兴奋,直烧到深夜才散去。

  3 担灯笼

  惠州民间历来有中秋玩灯笼的传统。从前惠州居民在中秋节前,都会笆(粘的意思)灯笼,其制作方法是先用竹骨扎成灯体形状的框架,然后在框架上糊上纸,灯笼内装上蜡烛座,并在灯笼上题诗绘画。笆灯笼能自由发挥各人的聪明才智,灯笼有制成月形的,有制成鱼、蟹形状。最高难度的是走马灯,像皮影戏一样在灯体内转,转的动力是靠灯内的气体流动力,要很有经验的人才能制作。中秋月夜,从街头到街尾,三五成群的儿童,担着灯笼边走边唱:八月十五食月饼,担灯笼,担到西来担到东……这叫夜游。那时候,没有路灯,灯笼一串串在街巷走,场景显得更为温馨,而又平添几分神秘的乐趣。

  4 拜月光

  在中秋节,惠州民间有拜月光的风俗。月光下,摆上一张桌子,桌上摆放着月饼、橄榄、田螺、菱角、柿子、芋仔等物品,拜月光。

  中秋是柿子成熟上市时节,柿子果实形状丰厚圆硕、形如如意,又因“”与“”谐音,所以寓意“事事如意”。而中秋节吃菱角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橄榄的寓意是“榄(抱)子榄(抱)孙”;芋仔则寓意“芋头生下的儿子”,吃了会子孙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