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合作 扎实推进行业自律体系建设

25.07.2014  18:57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作为行业自律体系的牵头单位,按照省、市“两建”工作部署,在总结行业自律体系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调,与行业自律专责小组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扎实推进行业自律体系建设,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购买服务。我市编办、财政、民政三个部门已分别出台了《珠海市政府职能转移目录》、《2013年珠海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年度目录》和《珠海市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市级社会组织目录》(第一批)和(第二批),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基本建立。为规范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服务和购买服务,今年以来,市编办开展权力清单编制试点工作,建立市、区、镇(街)、村(居)四级行政审批事项与社会服务事项目录,共梳理行政审批事项1406项,社会服务事项1651项;动态调整了行政审批事项1批次共计8项,调整社会服务事项1批次共计71项。为了实现我市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建立工作的制度化,市民政局准备出台《珠海市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管理办法(试行)》,目前,已形成初稿。此外,为了将政府职能转移目录、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以及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目录等三个目录有机结合,市民政局加强与市财政局的沟通,由市财政局出台政府购买服务操作指引,实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推进部门联合监管机制的建立。一是加快推进社会组织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继续推进社会组织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经多方协调,今年4月份市民政局落实100万建设经费,与市行政服务中心协调明确社会组织网上办事相关事项与该管理平台系统接口相关事宜,并于5月份将区级社会组织相关数据导入基础数据库中。目前,市、区两级社会组织的基本信息均已通过珠海市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对外公示。二是开展社会组织联合监管制度课题研究。为梳理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指导)单位、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出台有关社会组织监管制度,建立联合监管机制,今年3月份,市委社管部与市民政局对社会组织联合监管工作进行了多次沟通,市民政局委托珠海高校对社会组织联合监管制度进行研究,并组成课题调研组到有关部门开展社会组织联合监管工作调研。  6月份,市委社管部联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同志前往东莞市考察学习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制工作,并根据《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广东省构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制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粤社委〔2014〕5号)精神,制定了《珠海市构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制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报省社工委。 

  三、完善行业组织自律监管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六项机制。市民政局近两年来先后出台《珠海市行业协会(商会)十项管理制度参照文本》、《关于2014年度促进我市行业协会商会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导行业协会商会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规范运作、诚信执业、信息公开、公平竞争、奖励惩戒、自律保障等六项机制。二是建立行业组织自律管理评判机制。市民政局以2013年社会组织年检工作为契机,修改行业协会年检报告书,将行业协会六项机制建设情况以及对社会反映问题和会员违法违规行为处置能力列入行业协会年检的范围,提高其对会员管理的自觉性,促进了行业组织发挥市场监督的自律作用。

  四、发挥行业组织及会员主体在行业自律中的作用。一是加强指导,引导行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规范作用。市民政局通过下发《关于2014年度促进我市行业协会商会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对行业组织行业自律工作的引导;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各自领域行业组织的指导,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强化自律管理、协调行业利益及建立信用管理机制,促进行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中的规范作用。如:市发改局在4月制定《市粮食行业协会关于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的工作方案》,引导粮食行业开展行业自律;市食药局引导医药、化妆品、餐饮等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调研,建立公开承诺等有关内部制度;市文体旅游局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建立运行旅游总会微信平台,披露行业工作及动态,向行业发出守法经营倡议书;市海洋和农渔水务局引导渔业、饲料等行业协会制订珠海市渔业、饲料行业生产、经营自律公约,引导会员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为会员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名牌战略服务等。二是加强培训,促进会员主体发挥在行业自律中的作用。市民政局通过开展社会组织专职人员分类培训,指导社会组织建立内控机制,依法办会,提高社会组织专职人员素质。如:举办社会组织业务负责人培训班,加强其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及依法办会能力;举办社会组织财务人员培训班,提高社会组织财务管理能力。市工商联召开了其指导的社会团体工作会议,学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协会章程和行规行约,增强了各社团的社会责任感,按照章程规定规范运作的意识;此外,组织200个企业家参加省政府信用办和省工商在珠海市举办的信用建设巡讲,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提高其诚信守法经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