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暴雨冲走车辆车牌 交警赤脚引导交通(图)

28.07.2014  12:00

中绿广场,一位交警赤脚在路面引导交通。

一环路铁路桥下穿,一双皮鞋被光脚蹚过积水的车主留在车内。

一辆车的车牌掉落在积水中。

  昨天中午,一场急降雨让大家措手不及,不少没带伞的市民被淋成落汤鸡,不少车被困在下穿桥的积水中。大暴雨来势急,导致短时间内雨量非常大,东边局部地区降雨量甚至超过100mm。降雨主要集中在瑶海区、新站区和老城区,算得上是今年以来最强的局地强降雨。

   昨天的雨有多急?瑶海区下了105mm相当于向每亩地浇70吨水

  昨天11点开始,原本火辣的阳光躲进了厚厚的云层,合肥市部分地区的天空开始越来越黑。不久,雨像从天上倒下来一样,哗啦啦砸向地面。

  此时,江淮晨报记者正在芜湖路万达广场附近,短短半个小时,雨水已经覆盖快车道漫上了人行道。“东一环那边有的汽车已经淹过车顶了!”“南一环也别来,雨大!”……微博、微信上不停有好友传递雨情。

  江淮晨报记者从合肥市气象台了解到,昨天的降雨不是全市范围内的系统性降雨,而是局地性强降雨,而且强度算得上是今年以来最强,主要分布在瑶海区、庐阳区偏北地区、蜀山区偏东地区、肥东县,而长丰县、肥西县、经开区、政务区、蜀山区、高新区几乎没有下雨。

  来自合肥市排水办的数据显示,昨天截至13时,瑶海区站点降雨量105mm、新站区站点降雨量100mm、李府站点降雨量72mm。其中11-12时,新站区96.5mm、瑶海区站83mm、李府65mm。

  气象上的划分,当12小时降水量在30~70mm之间为“暴雨”,在70~140mm之间,就为“大暴雨”,按照这样的标准,昨天局部地区的降雨达到暴雨”甚至“大暴雨”的量级。

  降水量1毫米是什么概念呢?在气象上,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每亩地面积是666.7平方米,因此,1毫米降水量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7立方米的水。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即1吨),这样,1毫米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亩地浇了666.7公斤水。瑶海区站点降雨量105mm就等于70003斤水,相当于向每亩地浇了70吨水。

   昨天的雨有多“偏心”?强对流天气致“西边日出东边雨

  西边日出东边雨,昨天的雨十分“偏心”,长丰县、肥西县、经开区、政务区、蜀山区、高新区几乎没下雨。即便是东边,也只下了两三个小时,随后太阳出来,气温立即回升。

  合肥市气象台专家解释说,这是典型的夏季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指的是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夏季白天地面不断吸收太阳热量,温度上升,近地面空气从地球表面接受到足够的热量,就会膨胀,使大气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就像水缸里的油和水一样,当密度较小的油处于水缸底部,而水处于上部时,一定会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最终油会浮到水面上。

  同理,近地面较热的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气温下降,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滴。当水滴下降时,又被更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升,如此反复不断,小水点开始集聚成大水滴,最后下降成雨。这也是为什么夏天雷雨水滴较大的原因。

  “最近合肥市一直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大气不稳定,使得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可能性更大。”专家说。

   天气预报今明可能还有午后雷阵雨

  未来几天合肥天气总体较好,但仍需关注午后雷阵雨可能突然光临。大家出门带把伞不仅可以防晒,必要时还能挡雨。具体来说,今天多云,午后局地有短时雷阵雨,25到32度,偏东风3级;周二,多云,局部有短时雷阵雨,26到34度,东南风2到3级;周三,多云转晴,25到36度,东风2到3级。

   交警提醒暴雨冲走车牌车主快来认领

  昨天中午这场暴雨“”走了不少车主的车牌,交警部门在路面上捡拾到多块车牌,陆续通过电话和微博的方式通知车主前来领取。下午新站交警大队发布微博,喊皖AZ012R、皖AXZ297、皖AX890A车主到铜陵路与北二环交口的新站交警大队领取。交警提醒,司机发现车牌丢失后,可以凭行驶证,去辖区交警部门寻找和认领,如果没有找到,则需去车管部门申请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