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宁:深化环境保护领域改革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12.04.2017  10:10

  学习时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环境保护部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深入贯彻落实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

  陈吉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全球视野、深厚的民生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气象新境界新思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批示达60多件,涉及环境保护督察、查处严重破坏生态事件、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和方面。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担负起解决环境问题的政治责任。坚持从大局上找准职责定位,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机制,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全力打赢补齐环境保护短板攻坚战,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确保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在经济发展新方位中统筹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发展的保护不行,没有保护的发展也不行。要把环境保护真正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下决心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为生动实践。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环境污染引发社会公众的集体焦虑,环境风险凸显,环境事件多发高发,日益成为关系群众健康的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把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贯穿到环境保护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硬碰硬、严又严、实打实,抓出一批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果,尽早解决民生痛点。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一批重大环境保护工程,带动加快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强化政府责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的高压态势,加快形成环境保护守法新局面。

  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预见性、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涉及一系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涉及一系列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创新方式方法。加强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判,强化科技支撑,统筹好部分与全局、个体与群体、当前与长远,推动环境保护理念认识的系统化、管理思路的系统化、手段措施的系统化。

  学习时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什么样的形势和挑战?

  陈吉宁:“有智不如乘势”。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首先要明大势、掌大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科学把握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内在系统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正在重构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增长模式。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环境保护工作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引导、优化和促进作用,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生产布局优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去产能方面,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好企业达标排放行动,推动“散乱污”企业整治;在补短板方面,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坚持底线思维,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改善环境,守住底线。

  准确分析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形势。我国生态系统总体稳定,环境质量在全国范围和平均水平上总体向好,但某些特征污染物和部分时段部分地区局部恶化,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2016年冬季,多地连续发生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个别城市持续出现“爆表”,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水环境质量方面,水质改善不平衡,湖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部分流域水体污染仍然较重。在生态保护方面,部分地区生态空间破碎化、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系统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总的来看,环境保护正处在负重前行阶段,要以有序的步伐、坚定的举措,久久为功,扎实推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清醒认识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偏重、发展模式粗放等问题在一些地区仍然具有“锁定效应”,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需要一个过程,经济总量和增量仍在持续上升,污染物新增量依然处于高位,带来的环境压力仍然十分巨大。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部分地区发展和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工作部署存在降低标准、放松要求现象。一些地方谋划通过加速自然资源利用实现经济增长,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开发问题仍然多见,生态破坏的风险加大。

  学习时报: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有哪些?

  陈吉宁: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将抓好以下重点任务。一是坚决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导致雾霾的突出问题。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主线,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

  二是深化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实现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抓好省以下环境保护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推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是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继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修订。持续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加快建立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深入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四是主动应对环境风险。健全环境社会风险防范与化解体系,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应对。五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加强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推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六是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基础能力。继续实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工程。开展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前期准备。

  学习时报:2016年冬季,全国多个地区发生了多起大面积长时间的重污染天气。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冬季重污染天气?

  陈吉宁: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0%,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8%,与2013年相比下降33%;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9%,与2013年相比下降18%。这些充分说明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方向正确,措施管用。同时也要看到,大气污染治理必然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是在污染物排放量非常高的前提下来改善环境质量。因此,大气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既不要期望速战速决,也不能丧失信心,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

  下一步,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合作,强化以下措施: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要提前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对违法“散乱污”企业,依法开展专项取缔工作。二是全面推进散煤综合治理。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首批实施范围,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工程。今年10月底前,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等城市基本完成“禁煤区”散煤替代任务。今年基本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传输通道城市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力度,今年再完成1亿千瓦改造。三是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传输通道城市内钢铁、燃煤锅炉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在电力、钢铁、水泥、石化行业率先推行排污许可管理,实施工业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快建立统一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强化石油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四是继续实施工业企业冬季错峰生产。在水泥、铸造、砖瓦窑等行业继续实施错峰生产基础上,将范围扩展到钢铁、电解铝、化工类等行业。五是进一步加强交通行业污染治理。今年9月底前,天津港不再接受公路运输煤炭,从源头上减少重型柴油车污染排放。基本淘汰全国范围内的黄标车,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开展高排放机动车专项执法,依法严格查处不达标车辆。六是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扩大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范围,指导各地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统一预警分级标准、明确不同级别减排比例要求,确保措施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实施区域应急联动,狠抓预案落实和应急措施督查问责。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及其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学习时报:环境保护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出台的政策密集。请您介绍一下深化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的总体情况,下一步将在哪些方面重点推进环境保护领域的改革?

  陈吉宁:改革是推进环境保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也是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的出路。环境保护领域改革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导向,就是明确党委政府、企业、公众责任,形成全社会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其中明确和落实党委政府责任是重中之重。组织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推进省以下环境保护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离任审计。这些改革的目的就是落实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在推动落实企业和社会责任方面,将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出台一系列规章,充分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主体作用。

  环境保护领域改革,还有一方面是针对环境保护基本管理制度的,主要有两个导向:一是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二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整合衔接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等制度。这些改革涉及行政流程再造,难点是要抛弃原有观念和做法,放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下来认识,以问题为导向来推动,做好顶层设计。基本框架是:生态红线是空间管控基础、战略和项目环评是准入、许可(涉及总量分配和标准)是运行守法依据,之后是执法检查(行政、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他们之间要做好接口。

  总体而言,环境保护领域改革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协调难度大、流程再造工作多。我们将以钉钉子的精神,按照抓重点和带整体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促进、重点突破和渐进推动相衔接的思路,加强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形成上下联动推进改革的良好局面,确保关键改革在十九大之前取得标志性成果。

[阳江]举办学习宪法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深入贯彻实施宪法,林业厅
[湛江]举办2018年依法行政专题研究班
为提高湛江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林业厅
[江门]举办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培训班
为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品质提升的水平和质林业厅
南方日报:广东未来7年将完成 基干林带造林36万亩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进 通讯员/林荫)18日,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茂名召开。会议透露,从2019年起,我省将正式启动实施新一期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19—2025年,全省将完成基干林带造林36.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