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评出首批12名优秀社工

17.03.2015  20:21

        29岁的南海小伙郑玉棠,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优渥的驻校工作,坚持回家乡南海投身社会工作,成为启创社工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

        几年来,郑玉棠带领团队积极探索社会服务的“创益模式”,把关爱桂城创益中心服务推广到桂城不同的社区,尤其是深挖“医院+医务社工+社区”的社区长期病患支持网络搭建,不断锤炼医务服务模式,成为12名南海首批优秀社工中的一员。

        今日是第9个国际社工日,也是岭南社工宣传周,南海民政局正式公示南海首批12名优秀社工名单,借此拉开岭南社工宣传周的帷幕,并将举办一系列社工宣传活动,营造关心支持、理解尊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现状

        南海有超500名从业社工

        近年来,随着南海经济结构的调整,各种社会问题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社工扎根于南海城乡社区一线。数据显示:南海登记在册的专业社工机构27家,在南海开展服务的专业社工机构34家,从业人员超500人,而活跃在社会管理各个层面的社会工作人员有近千人,他们为南海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日是国际社工日,也是2015岭南社工宣传周,南海借此拉开岭南社工宣传周序幕,并以“幸福南海,社工同行”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社工宣传活动。

        事实上,南海社会工作一直以来都以建设“大社会、好社会,小政府、强政府”为目标,在200多个城乡社区设立社工站。同时,以社区为落脚点,立足基层,面向居民,南海社工工作根据群众的需求在城乡社区一线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尤其是在社工人才队伍的培育上,南海率先探索社工+义工的人才培训,并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区人才战略部署,推进本土化人才培养壮大。

        南海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海接下来将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知晓度和认同度,营造关心支持、理解尊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激发社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

        评选

        首批12名优秀社工公示

        为调动南海广大社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社工队伍发展壮大,南海区民政局此前联合区社会工作协会举办了南海2014优秀社工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从2月3日启动,经过为期10天的征集和推荐后,民政局收到了百位社工报名。经过海选、网投、初审后,最终评选出12名优秀社工(6名优秀实务社工和6名优秀行政社工)和8名社工之星。优秀实务社工为:杜泓翰、刘晓珊、吴美云、姚冬玲、张敏志、郑玉棠;优秀行政社工为:陈劲麟、劳淑君、林婷、吕静文、曾如意、张丽霞。今日起,优秀社工名单将公示5天。

        参与本次优秀社工评选的多位专家对评选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流程清晰、资料齐全,标准明了。”评委之一广东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副教授谢泽宪说,候选人都很优秀,非常有潜力。广州市白云区恒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理事长兼总干事李伯平则建议南海要想方设法留住优秀社工。

        南海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评选活动周期长,参与人数多,评选正规,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是对社工队伍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宣传,也有利于推动南海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同时,优秀实务社工和优秀行政社工得分最高的两位将被派送到香港的社工总干事提升班进修。

        行动

        下周举办家·南海社工论坛

        为深入探讨南海社工的现状和发展方向,配合岭南社工宣传周活动,南海区民政局将于3月24日上午在南海电大举办NPO论坛。届时将邀请由省社联、高校、社工机构、资深督导、一线社工以及区镇两级政府代表组成的嘉宾团参与,通过论坛讨论的方式,为南海社工的进一步良好发展指明道路。

        论坛结束后,当天下午将在同一地点举办2014年社工人才颁奖会暨南海社协年会。南海2014年度优秀社工将在年会上亮相。届时他们将跟观众分享自己的社工故事,同时,当天会对2014年度“优秀社工”“优秀督导”“优秀社工员”进行颁奖。

        记者还从南海区民政局了解到,类似的主题社工论坛还会在年中和年末举办。今年社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摸清当前南海社工行业现状和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管理机制和配套政策,规范行业发展。

        知多D

        社工基本理念是什么?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有两方面:从社会使命看,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专业使命看,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所谓“自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