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5名师河源支教一年 组篮球队建摄影组

16.06.2014  12:28

支教老师谢子玲上起课来,很生动有趣,孩子们都很喜欢她上课。

支教老师来了一年后,孩子们变得开朗多了。

去村里学生的家中家访,老师不时还和同学一起做做游戏。

孩子们对篮球非常喜欢,烈日下还光着脚丫打球。

顺德5名师河源支教一年 用篮球、摄影、游戏让山区孩子重拾自信开朗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被分往河源龙川赤光镇的两所山区村小的顺德5位教师,许下了这样的誓言。除了知识,他们给山里孩子带来了更多的快乐。

这短短的一年,校园残破的围墙变成了色彩明亮的文化墙,这里绘制着孩子们的梦想;篮球队组建了起来,摄影组、书画组相继成立,校园生活开始丰富起来。最为宝贵的是,曾经胆怯的孩子们开始自信开朗,如今他们可主动和陌生人交谈,而穿梭在人群中的摄影小记者们,勇敢地抢位置、按快门。而面对孩子们天真的笑容,老师们也笑了。

如今,一年支教生涯即将结束,对于这一年,他们说忘不了……

被迫转为“全能型教师

在顺德,陈嘉辉是一名专职体育老师,每周上课不到10节。然而,去年9月11日赶到赤光浮下小学的当天下午,就被安排“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数学教学,四、五、六年级教学,并负责全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对于这样的分工安排,陈嘉辉用“顿时傻”来形容,“以前只需教体育,其他我是不负责的”,“出来工作六年从没当过班主任”,“一个星期25节课简直无法想象啊”。

和陈嘉辉一样,其他4位老师也不得不迎接这种挑战。作为各自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一年前5位老师被安排支援龙川赤光镇的浮下、南龙两所小学,并带动当地特色学科。由于师资严重不足,连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都开不齐,所谓的体育名师、音乐名师、摄影书画名师,突然“没了用武之地”。

没有退路,陈嘉辉和其他4位老师只能改变,“由专任教师转为全能型教师”:“不熟悉教材教法,利用课余时间钻研;没有学科教学经验,虚心向其他老教师请教;教学学具不足,因地制宜自制学具”。支教老师刘志贤主要负责六年级数学,他告诉记者,“第一次数学摸底考试,班上及格的凤毛麟角,大多都是二三十分,而现在差不多有一半能及格了”。

与此同时,体育、音乐、摄影等特色教学班也相继成立,陈嘉辉如愿组建了篮球队,并一路杀进了镇上小学篮球赛的决赛。

一年带出摄影金奖得主

李彬,5人支教队的队长,本是顺德振华小学的摄影、书画“名师”。来支教前,同事就跟他说,“你麻烦了,山村哪里搞得成摄影、书画”。可李彬并不服气,先后筹集了15台数码照相机,并在浮下小学成立了美术、摄影兴趣小组。

绿水青山、村居乡野,山村生活的点滴成了摄影组学生的宝贵取材。这些学生,小的才八九岁,但每天坚持早晚训练,在田野间,用照相机观察身边的生活。一年之后,这群此前从未摸过相机孩子所拍出的照片让人惊讶,构图有特点,人物表情抓拍到位。

在第二届“家·爱——全国青少年摄影比赛”中,李彬所教五年级的学生袁红梅凭一张《同乐》的作品,一举夺得金奖。这是校门口老师和学生玩老鹰抓小鸡的欢乐画面,袁红梅告诉记者,当时她只是在教学楼随手拍了下来。对此,李彬告诉记者,“这在顺德那边的学生也许不算什么,但对这里却是奇迹,从没有设备,从来没摸过相机,到拿下全国性金奖,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誓言:一年的时间,做一辈子难忘的事

去年8月,5位老师突然被校方告知,将要前往外地支教。那时,谢子玲几乎有点懵,因为7月双方家长刚约定好婚事,她本人也对山村充满恐惧,“自己能扛得住吗?”同样的,因为要支教,刘志贤不得不和未婚妻商量,婚期推后,“造人计划”也推后。“刚开始,她也有情绪,但她也是老师,知道我有支教的想法,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支持。

而性格安静的音乐老师刘篆全,对于陌生的山区生活,他也曾害怕,因为“细皮嫩肉”,常常遭遇蚊虫的“青睐”。一次,他的妈妈前来探望,看到儿子全身被蚊虫咬坏,当时泪流满面。“但我坚持了下来。”作为独生子的刘篆全告诉记者,“自己从小被人说娇生惯养,但我现在可以说,‘我也是吃过苦的’。

一年的时间,是要做一辈子难忘的事情”。如今,李彬是人们心中“背着照相机的天使”,谢子玲也趁着假期结了婚,期待和丈夫相见;而刘志贤的情绪则有些复杂,一边是放不下的学生,一边是即将临产的妻子。而对于支教老师的即将离开,孩子们还没做好准备,他们告诉记者,他们忘不了支教老师,忘不了过去的这一年。

特写:她常为单亲学生洗澡

27岁的谢子玲是一位女老师,2010年9月入职,成为北滘镇西滘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来这边后,她发现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差,课都开不齐。

一个星期两节课,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连字母都无法背完整”,“曾努力地开展过英语培训班,但是由于一些客观的困难,没能坚持下去,只能尽可能地抽出时间,给学生播放英语原声电影,讲述英语风情文化,让他们能更多地接触到这门语言。”谢子玲说。

由于学校7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没人照顾,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成问题。性格细腻的谢子玲主动承担这项纠正任务。“教室门口放盆水,只有洗手和脸的学生,才能进教室。”谢子玲告诉记者,“从夏天的洗手、洗澡,到冬天的搽脸面霜,培养习惯都很重要,终有一天,他们会因此受益匪浅。

班上还有一位特别的学生,叫伍福祥,今年九岁,身材瘦小,父母离异,跟着还带着两个孩子的大伯住在老房子里。“伍福祥非常惹人心疼,总是脏兮兮的,不管刮风下雨,天冷天热都是短袖短裤加拖鞋”,“一个冬天过后,脱下厚厚的冬衣,孩子脖子和关节等处都能看出污垢,似乎从未干干净净地洗过澡。他没有妈妈,我心里感到非常的心酸。”于是谢子玲决定,每天敦促伍福祥洗澡,甚至常常亲自给他洗澡。(陈绪厚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