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聘请11名维吾尔族青年当城管

23.07.2014  14:18

  广州与新疆有关部门合作效果明显,这一方式有望在全市推广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静、张璐瑶,通讯员陈毅恩报道:记者日前从广州市综治办了解到,为解决城市管理中出现的某些特殊问题,广州市综治办、平安办与新疆政法委合作,从新疆聘请了11名维吾尔族青年来广州参与城市管理工作。这一做法目前已经得到广州各相关部门的肯定,有望在全市推广。

  今年,广州市综治办专门与新疆政法委合作,从新疆警校挑选了多名维吾尔族小伙,同时还聘请了一名教汉语的维吾尔族姑娘,一同来广州参与城市管理工作,5月份他们便陆续到岗。他们有的担任城管协管员,有的成为辅警,有的则在街道办工作……他们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期一年到两年。

  这11人中,年纪最大的36岁,最小则刚满20岁,基本都在维吾尔族商贩比较集中的荔湾区、越秀区、白云区工作。其中,年纪最大的艾山艾力早在2012年4月就已应聘成为荔湾区金花街综合执法中队的一名协管员。

  荔湾区金花街是广州最早聘请维吾尔族城管协管员的街道。街道政法委书记李鄂明告诉记者:“每年荔湾区都会吸引不少少数民族同胞前来经商、创业。他们都有各自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非常重要。

  维吾尔族城管协管员的工作内容与一般城管员无异,但与维吾尔族商贩沟通起来却有着独特优势,往往成为避免矛盾的关键。

  “以前陈家祠附近有很多维吾尔族商贩随意摆摊,相对较难管理,他们(维吾尔族协管员)来了之后就不一样了。”荔湾区一名城管员告诉记者。他们发现,维吾尔族协管员上岗执勤近两月,没有引发任何冲突纠纷,也没有出现任何投诉。

  今年6月25日,白云区石井街道成立了全市首个少数民族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站,组建了一支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队伍。维吾尔族小伙居来提和妻子艾丽都是此次“引进”的维吾尔族同胞,夫妻俩在工作站长期驻点,街道还另招募了9名维吾尔族志愿者参与日常工作。

  石井街马岗村是少数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群众聚居的地区,主要经营服装、布匹、物流、水果、餐饮行业。工作站建立后,维吾尔族工作人员可以和他们顺畅交流,宣传讲解相关法律知识,管理效果和效率都大大提高。

   人物

   男神”当城管

  今年36岁的艾山艾力,是11名维吾尔族城管协管员中最“”的,也是最有经验的。

  艾山艾力已经来广州工作生活了15年,加入城管也有两年多了。他拥有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资格,是位身材匀称、样貌帅气的“男神”。

  “我以前的工作,地位、薪资都比现在高。但我还是选择了辞职,不为别的,就是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广州的发展和维吾尔族同胞在广州的发展做些贡献。”艾山艾力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告诉记者。

  他的管辖范围是越秀区陈家祠地段。这里是维吾尔族流动商贩聚集最多的地方之一。艾山艾力说,他也费了不少心思,首先需要真诚沟通——以伊斯兰教的礼仪和和善的态度来换取对方的信任。“一步微笑向前,行伊斯兰教礼仪,礼貌而又和气地向对方打招呼、握手,必要时可对女商贩展以温柔的笑容。”随后,艾山艾力才开始耐心讲解广州城市管理相关规定,向对方解释乱摆卖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一定会讲到对方心服口服,收摊离开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