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现司母戊鼎?骆秉章后人用铜铸造一模一样的司母戊鼎

14.04.2017  19:16

大洋网讯 广州现司母戊鼎?昨日,广州市花都区炭步华岭村举办骆秉章诞辰纪念活动,现场举办慈善活动,全村村民家家户户派发五谷丰登礼品等。同日,骆秉章后人用800多公斤铜铸造、一比一比例的司母戊鼎也正式安放在骆秉章家庙。

八百公斤铜铸成“广州司母戊鼎

我们是按照司母戊鼎一比一比例打造”,昨日,广州市人大代表、骆秉章第六代后人骆鼎说,“新打造的宝鼎将安放在骆秉章家庙中。

骆鼎介绍,新打造的宝鼎花费了12万9千元,共用去800多公斤铜,“在佛山花了一个多月铸造而成。

铸鼎是为了弘扬家风

记者现场发现,新打造的宝鼎已经安放在骆秉章家庙门前空地正中。一些村中年轻人尝试推动宝鼎,但未能搬动。宝鼎正面写着骆秉章家庙,而宝鼎的背面则刻着骆秉章家庙重建的文章。

我们铸鼎是弘扬中华良好家风传统”,骆鼎说,铸造宝鼎,不是显赫自己财富。家里流传下来的秉章公家训是,“守业勤为本,存心厚乃祥,家修敦典礼,庭献达文章”。作为秉章公后人,我们一家遵循着家训,保持着良好的家风。

当日,也是骆秉章诞辰224年的纪念日。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举办骆秉章诞辰纪念活动,现场举办慈善活动,全村300多人、家家户户派发五谷丰登礼品等。

家庙未来将捐给政府

骆鼎说,“骆秉章家庙1939年遭日本侵略军烧毁,‘文革’时期被用作小学,供华岭村的村民使用;再后来又被用作华岭村村委会的办公室。

2013年3月,经省、市文物专家考证鉴定,由广州市人大代表、骆秉章第六代后人骆鼎作为主要出资人,开始重建光禄大夫家庙的准备工作。

骆鼎说:“此次共筹资一千万重建。我们主张家庙将尽量用原来的石块、青砖,以保持原汁原味。除了原来的材料外,我们去收集了民间的青砖、石块,填补家庙材料的损失。

目前,家庙两进已经修好,“我打算将家庙捐给政府。

远赴广西找骆秉章族谱

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村长骆伟杭说,华岭村前俯长塘、后倚峻岭,是难得的风水宝地,一向有“岭首凝瑞气、世代出名人”之称。骆秉章是晚清中兴名臣、官至一品,在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其才智、品德为历代官方及民间所推崇。历史上村内人才辈出,乡贤不断。骆秉章通过自己的不断进取、忠于职守、知人善任、为官清廉,书写了他熠熠生辉的光彩人生,秉章公虽离开我们已有一百五十一年了,但其精神及文化底蕴一直得以传承。为此,对于骆秉章文化及其在村中的所有文物,我村一直以来都是倍感珍惜和加以保护。

近年来。华岭村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着力美丽乡村及古村落建设,政府投入了巨大资金建设了华岭森林公园,是绿色、休闲、旅游圣地,同时也公园中注入了骆秉章文化元素。光禄大夫家庙的建成对提升村文化建设发挥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光禄大夫家庙作为纪念、弘扬骆秉章精神的圣地,需要丰富的文史资料和文物展示,前期村已组织力量将散落于各处的有关秉章公家族的功名碑、以及有关家庙的石碑进行收集,并不远千里远赴广西取得内有记载骆秉章家族繁衍的华岭村原版族谱,交研究会珍藏。

骆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籥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晚清湘军重要将领。骆秉章自少勤学,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后被授为编修,迁移为江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因办事清正,深得朝廷信任。外官任湖北、云南藩司。道光三十年(1850年),任湖南巡抚,入湘十载,位居封疆,治军平乱,功绩卓著。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入湖南,骆秉章以防守不力,被革职留任。后以守长沙有功而复职,并为清廷所倚重。旋署湖北巡抚。咸丰三年(1853年),实授湖南巡抚,任上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又聘左宗棠为幕僚,事无巨细,皆听之。咸丰十年(1860年),奉命督办四川军务,率军入川。咸丰十一年(1861年)任四川总督。清廷授以太子太保衔。

同治六年(1866年)病逝,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谥号文忠。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彭玉麟、曾国荃、沈葆桢并称“晚清八大名臣”。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一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广报全媒体记者曾卫康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