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眼中的非遗长这样!美术创作脑洞全开媲美大师

06.09.2020  17:21

大洋网讯 “我想用艺术来动公益板块。”正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2020年“所思——第四届‘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双年展”上,展出了270件来自全国5-17岁的青少年结合非遗创作的美术作品,其中包括乡村美育义教项目、非遗装置作品、声音博物馆提供的“非遗声音”等,启动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红运用艺术工具使社会特需群体受益的“公益梦”。

1470幅入围作品中选出270件参展

记者了解到,继前三届分别确定主题为“低碳环保生活”“时间”“温度”之后,本届展览经组委会初选,来自全国各地的逾万幅投稿作品中,有1470幅作品入围,最后由专家评审团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复选与终审,最终选出了包括40名最佳创意奖、最佳主题奖、最佳视觉奖和最佳勇气奖在内的270件入选参展优秀作品,其中包括10名网络人气奖,这批优秀入选参展作品于8月28日至9月10日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而获得入围以上荣誉的全部作品,将在杨之光3DVR少儿馆常年展示。

除了展示来自全国征稿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策展人还特别邀请了“蒲公英行动”乡村美育义教项目——广州番禺外来工子女集体创作“番禺非遗串串烧”和云南傣族的“雨林守望之纸”,以及来自洛阳的“龙门石窟”、广东“飘色”和“龙舟”“京剧刀马旦”等一批“非遗”装置作品参与展览。双年展期间,现场观众还可以体验与感受到由声音博物馆提供的“非遗声音”。

开幕式当天,主办方特别邀请了支持心智障碍青年就业的社会企业——广州麦子烘焙面包坊到现场义卖,令观众品尝到了一群心智障碍人士自食其力制作的广东传统糕饼点心,看到了“非遗”及传统的传承可以由每一个人身体力行地践行。

唤起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

与往届相比,展览从三年一次的‘三年展’改成了‘双年展’,更加饱满,更加国际化,也给孩子们更多机会去展示。”杨红说,确定本届主题时,策展团队的目的是唤起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尤其在当下物质社会及价值观急剧转变情形下,为他们建立一个学习与继承传统文化的成果展示平台,“除了‘非遗’这个概念,更具意义的一点是‘所思’,即强调启动创意思维,任凭自己的想象力演绎他们对‘非遗’的理解,去思考如何对‘非遗’进行传承与发展。

这个主题果然引发了全国热爱美术的青少年的关注。杨红甚至惊喜发现,孩子们对非遗的热情和关注超过她的预期:“他们对某一项非遗的来龙去脉了解得非常透彻,而且富于想象力,除了能用不同的手法表达对非遗的看方法,也探讨非遗在生活中可以怎么被运用,能产生什么现代意义。

而“创意”是选择作品的最重要的标准。杨红一再强调,有的作品在技法上并不成熟,但是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创意,同样受到评委团队的关注:“我们希望鼓励喜爱美术的孩子们更大胆、不怕犯错,用于探索。”除了创意,对于大部分作品,评委团队考察的还是是否紧扣主题,艺术手段和表现手法是否有所创新。

正因为如此,在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评审时,摒弃了高低之分,没有所谓的“金银铜奖”,也没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而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评选作品,设置了“最佳主题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视觉奖”“最佳勇气奖”等。至于“网络人气奖”最受到关注,投票者热情高涨,一时被广泛“刷圈”。

每一次展览主题都与公益产生链接

谈及每一届展览,杨红称每次的主题都能以点带面,令孩子们脑洞大开,而且像哲学命题一样,引发孩子们对价值观的讨论。而这些主题,最终都能与公益产生链接。“公益性是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承载的义务和责任,希望通过我们的教育和展览,把社会力量整合在一起。”杨红说,“我们尝试把每一次的主题都与社会不同的群体,包括需要我们关注、支持的困难群体结合起来,让艺术撬动公益板块。”而在展览之外,杨红和她的团队还继续在教学实践、公共教育持续进行尝试。

每次撬动,我们会用不同的工具,然后用不同的‘杠杆原理’。”杨红对此充满信心,“希望能用巧妙的、‘四两拨千斤’的力量去撬动,使我们的艺术活动能令社会困难群体受益。艺术+公益,这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最完美的结合。”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林琳、苏赞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林琳、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