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高管炼成记:朋友圈决定上位速度

17.11.2014  16:30
80后高管炼成记:朋友圈决定上位速度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在人才济济的CBD,如果你自认业务能力过硬,不妨自信一点,往上冲!

80后的职场黄金时代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日前,A股最年轻的董事长新鲜出炉,1987年1月出生的阮静波领衔20多名A股“80后”董事长正式进入公众的视野,并且引来舆论关注。然后,开始有一众“长辈”感叹:在这个70后与80后管理交替的节点上,80后急流勇进,陆陆续续进入各大行业、各大公司的管理体系中。

80后“火箭式升迁”,一点也不奇怪。这与早前的一份调查报告不谋而合。调研显示,1980年-1984年出生的白领中,已有约一半人开始进入公司的核心岗位,也有接近两成人已经担任了公司的中层管理岗位。而新快报CBD记者走访也发现,尤其是在业务能力有过硬要求和对从业人员的活跃度和资讯接受度要求高的岗位,80后的这种“上位”势头最猛,基本靠业务在职场包打天下。而纵观广州的80后,他们在IT/电子商务、服务、快时尚行业的发展最超前。当中,又以民营企业的上升机会最多。

作为管理领域的新人,80后公司高管碰壁,总是难免的——“老人不听话,同辈不配合,新人不受教”。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坚持着他们一直坚持的——努力追求自由、倡导个性化管理、实现自我价值。于是,在通向更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的路上,加入各种各样的社交圈子成为广州80后高管们追求发展的“重头戏”。其中,MBA和EMBA校友会是“主战场”,少部分人开始“触电”私人董事会。

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年纪,80后们是否能接过60后、70后的管理重担,实现完美蜕变?现在下结论,似乎为时过早。就如同他们所说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企业看到你的成长,自然会给你机会。

当然,这群偶尔迷茫的80后高管,对“理想的人生”还是自信满满的“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赚钱不是工作的第一目的。”很多80后高管告诉新快报CBD记者,当下努力工作,是以未来“想象中的美好生活”为目标,“工作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生存”。

■策划:林牧 黄越尧 统筹:梁美琪

■撰文:新快报CBD记者 刘仰奇

■图片:Freepik.com

80后高管是这样炼成的:

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 偶尔也会有迷茫

与90后“交锋”,克服 障碍自信往上冲

在广州,大批出生于1985年前的“80后”们,已逐渐进入各行各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年纪,广州的80后高管们,除了努力追求自由、倡导个性化管理、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也要带着困惑与90后“交锋”,克服领导力不足带来的重重障碍。所以,如果你也自认业务能力过硬,不妨自信一点,往上冲吧!

■新快报CBD记者 刘仰奇/文

图片:freepik.com

1

80后管理者最爱为哪种企业打工?

有自由才能创造价值”是广州众多80后高管口头禅

80后公司高管正当时。据智联招聘在2013年的调研显示,40.5%的1980年-1984年出生的人已经开始进入公司的核心岗位,其中16.3%的人已经担任了公司的中层管理岗位。前程无忧最近一项调查也发现,新晋升和新入职的经理中80后人群占到七成,其中85后又占26%。

早在2010年,中国的80后就达到2亿人。身为80后的你,想要晋升公司高管,知道什么样的企业文化适合你吗?新快报CBD记者调查发现,在广州,大批出生于1985年前的“80后”们,已逐渐进入各行各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自由才能创造价值”是广州众多80后高管的口头禅,简单来说,就是希望更高层对他们进行更多的授权,在制度和规范之内“有自由”。

在制定营销方式和营销目标时,岳政国总会先把想要的结果告诉员工,由员工自己主导用什么方式达到目的,“让他们觉得自己是项目的主导者,不是流水线上的工种。”如今,在跨国连锁餐厅摩斯汉堡华南区市场部担任负责人的岳政国,由于“高层放手给自己尝试”,把东圃、正佳、天河城百货等5家店打理得井井有条。

2005年,在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和工商管理双学位毕业后,岳政国被分配到国企中铁事业单位,并在1个月后成为班上唯一一个“出逃”铁路系统的成员。只身来到广州,进入广告公司做策划,后来在一家食品企业做市场运营,最后才进入摩斯汉堡华南区市场运营本部。讲起毕业之后的就业经历,岳政国说每次出逃都跟“害怕丧失自由”有关,“很害怕禁锢思想和身心的企业文化,给我自由,我可以创造价值。

采访发现,史玉柱的管理哲学被不少80后高管津津乐道。在多次创业期间,团队一直追随其左右,史玉柱的团队核心成员纪学锋曾透露了内部凝聚力强的原因:“公司各方面都很开明公平,只要有实力,就会有机会。很多企业包括外企规则管理,把人管得太死。

2

80后管理者如何在团队中迅速讨喜?

弹性工作制、不拘小节,是80后鲜明管理风格的表现

作为一个80后管理者,对于Ronald来说,拉拢人心的秘诀是——弹性工作制。Ronald是越秀区一家食品公司的市场总监,手下共管理二十来号人。去年,针对部门人员管理,Ronald进行了两项改革:取消打卡、让“妈妈职工”自由安排工作时间。

取消打卡之后,部门很多会议讨论改在微信上进行,两个月后,Ronald发现,虽说有业绩考核,但由于没有监督和约束,部分员工的工作自主性开始下降,“该去巡店也偷懒”。令Ronald欣慰的是,让“妈妈职工”在孩子上学和放学期间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得到了全公司女职工的支持。正在重新制定打卡制度的Ronald说,无论怎样,弹性工作制是管理个性化的体现,会一直坚持下去。

从80后管理者尊重个人价值、崇尚自由的特性衍生出来,弹性工作制便是他们鲜明管理风格的表现之一。新快报CBD记者了解发现,很多80后高管会根据职能和工种尝试弹性工作制,常常用于工作结果能量化的岗位,比如业务、设计、研发、销售等岗位。

提倡弹性工作制之外,管理上的不拘小节也是80后高管的风格之一。“我可以有我的观点,员工也可以跟我碰撞观点。”有时员工跟岳政国存在分歧时,他也明确表示,可以跟更高层领导去表达意见,不要顾虑所谓的“办公室政治”。为了解释自己的观点,岳政国还引用了史玉柱的“嫡系弟子”纪学锋的话证明,史玉柱的管理哲学就包括“管理上不会拘泥于太多的规则,做事的时候拼命做,小事则不拘泥于细节。

不过,这种不拘小节并没有得到所有80后高管的肯定,特别是教育、服务等重视标准化的行业。广州天力物业总经理助理汤雨举例说,一名1986年出生的新员工入职质管部一年就破格升为主管,一年后再破格升为经理,主要原因就是这名员工花了大量时间对写字楼的外来人员、洗手间使用频率、公司办公时间等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钻研,“重视细节,会让你拥有更多机会。

3

80后管理者的管理之道是什么?

重视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把自我当作团队的一分子

有别于60后、70后管理者,他们多数排斥家长式管理、量化管理,不动辄要求员工要有奉献精神。“重视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把自我当作团队的一分子”是常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也是管理中最鲜明的特点。

杨锡锋是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律师,也是事务所的实际管理人。1982年出生的他,经历了高考的不如意、大学的迷茫、实习期的拼搏,到最后选择金融律师方向,他说自己一直是一个“重视自我价值、追求自我实现、偶尔叛逆”的80后。2012年接手事务所的管理,他很快将办公地点换在珠江投资大厦10楼,并对经营理念进行重新定位:直奔目标、重视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与个人是合作、平等关系,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在很多员工看来,以前50后出身的CEO关注人事,管理圆滑,“动辄做思想工作”。杨锡锋新锐的管理理念,让公司上下200多人的团队焕然一新。杨锡锋说,目前公司一年有2000多万元的营业额,当60后、70后管理者还把对资产的定义停留在固定资产时,他已经将团队当作重要的资产积累,“把人才组织成有机的整体进行运营,才是有价值的。

怎么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岳政国除了鼓励员工颠覆创新、敢于向领导叫板,他也常常帮助年轻的手下将尚未成型的想法落地。相处中,他会向团队成员展现自己的多面性,包括坚定、感性、执着的一面,他说,“这可以让团队成员产生更多的信赖”。岳政国常常对员工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事我帮你们背黑锅,只要你让我觉得有价值,大胆冲吧。

自我价值有多重要?根据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完成了挑战性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绩效以及得到了上司的认可,是80后工作成就感的主要来源。百度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李明远曾说,兴趣和热情非常重要,也是选择事业的标杆之一。“在自己的兴趣领域从事工作,每天醒来的时候都对一天充满了热情和憧憬,这样自己的事业才会有好的发展,能够在工作中获取成就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很多白领对这句话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