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代”应给 考生一本“放松指南”
■徐剑锋
8日下午5时,随着最后一门考试科目结束的铃声响起,2015年高考正式落幕。许多走出考场的考生如释重负,也开始从“紧张备考状态”切换到“狂欢放松模式”。
对许多考生来讲,“十年寒窗苦读”,被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难以喘气,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已经疲惫不堪。在“后高考时代”,适度地放松心情、释放感情无可厚非。
不过,凡事有个度,当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从过度紧张到过度放松,作息时间被打破,生活规律被打乱,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通宵达旦泡吧上网、饮酒聚会彻夜言欢、没日没夜飙歌游戏等无节制地自我放纵、集体狂欢,再加上“骄横、暴躁、狂热”是不少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一不小心就会露出暴戾惯性的小尾巴,甚至惹出祸端来。从这几年湖北考生考后狂欢过量饮酒中毒、辽宁准大学生组团吸毒等案例中,足以引以为鉴。“放松”与“放纵”虽是一字之差,但内涵与结果却截然相反——“放松”是一种自然心境的释放,考量着考生的理智和成熟;“放纵”则是随心所欲,肆意而为,“扛不住”的疯狂无异于游戏人生。
由此而言,“后高考时代”应给考生一本“放松指南”。比如,根据家庭实际经济状况,可以外出旅游开阔眼界,邀上好友听听音乐、看看电影、聊聊天等都是有效的放松;又如,参加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爬山、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再如,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积累走向社会的“第一桶金”。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以“不违背公序良俗、不危及健康安全”为底线,并要把高中阶段养成的好习惯保持下去,淡定一些,理智一点,以一种“积极休息”和传递正能量的放松身心、愉悦心情,让“后高考时代”过得更健康、更充实。对老师和家长而言,既不能因为孩子完成了高考大事而放任自流,也不能过度溺爱听之任之,正确引导、合理监督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