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K粉”1.3吨 惠州一29人涉毒团伙受审

08.07.2015  12:54

  制造氯胺酮,也就是俗称的“K粉”共1.3吨。7日上午,潘某辉等29名被告人涉毒案件在惠州中院第一审判庭公开审理,案件审理初步预计要持续一周。

  据起诉书显示,制毒物品盐酸羟亚胺先由被告人黄某强负责向他人购买,后黄某强将购得的部分盐酸羟亚胺贩卖给被告人余某添。再之后,潘某辉等人合伙出资从余某添手中购买盐酸羟亚胺用于制造“K粉”,并贩卖牟利。

  2013年8月,被告人潘某锋为物色用于制造毒品氯胺酮的地点,找到被告人马某婵,承租了马位于惠州市惠城区芦洲镇岚派村的一个果园作为制毒工场。同年10月、12月,次年3月、4月、5月,被告人潘某辉等人先后5次从被告人余某添手中购得盐酸羟亚胺并运送至制毒工场,以加热、过滤、结晶等方式制造“K粉”共约1310千克。毒品制成后,各人按照出资比例取得制成的氯胺酮,由专人联系氯胺酮买家进行贩卖,部分“K粉”运往东莞等地。

  2014年5月11日凌晨,民警在上述制毒工场缴获制毒工具、原料及氯胺酮一批。2014年7月4日,民警在广东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黄某强藏毒处)缴获粉末状物共70袋,净重1710.46千克,经鉴定,均检出羟亚胺成分。

  庭审中,第一被告潘某辉对于起诉书中的指控基本予以认罪,包括买卖制毒物品盐酸羟亚胺赚取中间的差价,“每买卖一公斤赚取一万元,与潘某光(第二被告)分”,还有因为交易中“K粉”数量出现短缺,潘某辉也承认曾参与补发。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