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屠呦呦获奖之后的心声
屠呦呦与中国妇女报记者合影。
10月6日,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 新华社发
10月6日,在北京某小区,屠呦呦所住的8号楼突然热闹起来。
“可把我惊着了,这楼里出了个世界级科学家。”楼口保安对记者说:“好家伙,一上午从8点开始,来了四五十记者”。
她是我们的骄傲
1930年出生的屠呦呦,在邻居眼里,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太太。在8号楼前的小花园里,有一个小亭子,小亭子周围是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
“老太太喜欢早上出来,在这里遛弯儿,散散步。”“见谁都打打招呼。”楼里一位已经退休的翟女士听说记者来采访,也等在门口,等着见见这位女科学家:我想当面向她表示祝贺。
“老太太出来,就是和熟人打打招呼,见小孩逗逗,从来不说工作的事情。我们住这么多年,真不知道老太太这么牛。她遛弯儿,喜欢一个人,后面老伴跟着,她跟那些老太太不一样,不说闲话。” 邻居们都说,她的老伴真是一个好后勤。
热情的保安告诉记者,屠呦呦的老伴心疼老太太,怕她在家老看书影响身体,平时总是想办法让她下楼遛弯儿:“特幽默一人,老想着逗逗老太太开心。”在保安眼里,这是一对幽默的夫妻。
保安对记者说:“你知道吧,我们这个小区叫××是吧,一次,老头和老太太出来,我问,去哪里啊?老头说,我带老太太旅游旅游。我又问,去哪儿旅游啊?老头回答:××。屠呦呦马上就乐了。”
因为是中午,记者不愿打扰老人家休息。在8号楼前等了三小时后,在屠呦呦爱人一再叮嘱“不要多说话”后,记者进入了屠呦呦的家,并不宽敞的门厅中,玻璃橱柜里,摆放着屠呦呦所获的重要奖项的奖杯和证书。
虽然很累,屠呦呦站在客厅的中间,面对记者依然微微笑着,在记者自我介绍时,依然屠呦呦已经向记者伸出手,这是一双温暖而略显绵软的手。
记者知道,前一天晚上,她12点才休息。今天一上午,老伴不停地接电话,接待来人。
当记者拍照时,屠呦呦84岁的爱人,邻居眼中可敬的老李,细心地从橱柜中拿出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奖杯。好沉啊!记者一只手没拿起来。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时年81岁,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也是中国生物医学界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的世界著名奖项。
整个8号楼的街坊们似乎都特别兴奋,进进出出说着这事儿。一位抱着小孩的年轻时髦女士一边走,一边和家人说:85岁获得诺贝尔奖,这就说明,人生坚持奋斗,永远不晚!
退休的郭阿姨,曾经是一名工人,陪妈妈买菜回来,在8号楼的拐角处,她告诉记者,屠老师获奖,我们都高兴。我们这个楼出个女科学家,世界级的,多不容易啊,这太让人高兴了,我们都感到自豪。
征服了那株小草
2012年,屠呦呦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她也曾被评为北京大学杰出校友。作为一个现代科研女性,屠呦呦低调而坚强。
也许邻居并不知道,在科学试验过程中,她曾经当机立断,给领导打报告,愿以身试药,经领导研究,同意屠呦呦的申请。在课题组两位同志的响应下,屠呦呦等三人住进了医院,按照人体探路试服方案,在严密监控的情况下,于1972年7月,开始了青蒿提取物的人体试验。
同事们记得,上个世纪在工作关键时期,屠呦呦整装待发准备赴海南,屠呦呦的丈夫被下放去云南五七干校,家里孩子小又没人照顾,她只好恳请托儿所留下孩子全托。后来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干脆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屠呦呦说:“在那个时候,我们绝对是事业第一,生活要给事业让路的。”
1930年12月3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一个较为殷实之家,屠呦呦出生了,父亲虽是一名银行职员,但工作并不稳定,祖辈遗留的房产出租,是维持这个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
屠呦呦是继三个哥哥之后出生的女孩,也是家庭中的唯一女孩。父亲很重视教育。屠呦呦5岁入幼儿园,6岁就读于宁波私立崇德小学。屠呦呦上学的那个年代,当时,宁波还没有大学。位于杭州的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屠呦呦记得,为了大学考试,1951年,在杭州,自己在当时的浙江大学住了三天。
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她被北京大学药学系录取。
当初为什么选择报考药学系?屠呦呦的回答直白而简单:“那个时候,这个专业最冷门。”
实际上,还有一个原因。1946年一场灾难降临到屠呦呦的头上,她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那时候得了这个病,能活下来实属不易。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她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也就在这时,她对医药学产生了兴趣。
而正是这个“最冷门”的专业,成全了她与今天的诺奖。
提起疟疾,也许现代人并不熟悉。然而,尤其在上世纪,疟疾的危害,令人吃惊。疟疾,可以说,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重大流行性疾病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Malaria Report 2011,WHO”报告,2010年,99个国家、33亿人口受疟疾威胁,全球疟疾患者2.16亿人,65.5万人死于疟疾,其中86%为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在非洲的一些国家更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
另外,疟疾,也是军队行动的无形杀手,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中,因疟疾流行造成部队严重减员,从而导致军事行动失败的战例,时有记载。
国家科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于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有关部委、军队总部直属和有关省、市、区、军队领导及所属单位参加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会议讨论确定了三年研究规划。由此,拉开了抗疟新药研究的序幕。由于当时这是一项援外战备紧急军工项目,为了保密,就以5月23日开会日期为代号称为“523项目”。
“523项目”的任务十分明确,就是通过军民合作开发防治疟疾药物,同时对所开发防治药物的要求是高效、速效、预防药物要长效。自此先后有七大省市全面开展了抗疟药物的调研普查和筛选研究。至1969年筛选的化合物和包括青蒿在内中草药万余种,但未能取得理想结果。
屠呦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和青蒿素的“缘分”进一步深入。
1955年大学毕业,她被分配到正在筹建中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从事中药生药和炮制研究。
1959~1962年,脱产参加了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两年多的学习为她后来从事中医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5年起,转而从事植物化学研究,这也是她能参加“523”项目的原因之一。
1969年,屠呦呦参加了全国“523项目”,被任命为卫生部中医研究院“523项目”“抗疟中草药研究”课题组组长。从此,她踏上了研发抗疟新药的漫漫征途,一干就是40多年。
科学试验,怎么可能一帆风顺呢?
工作中遇到困难,屠呦呦会冷静下来,对前期的研究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并重温以往研究过的几个一度出现苗头的药物的历代文献。如青蒿,在中国的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青蒿治疗疟疾则始于公元340年间的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之后宋《圣济总录》,元《丹溪心法》,明《普济方》等著作均有“青蒿汤”“青蒿丸”“青蒿散截疟”的记载。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除收录了前人的经验外,还载有治疗疟疾寒热的实践,清《温病条辨》《本草备要》,以及民间也有青蒿治疗疟疾的应用。
在反复研读文献过程中,《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描述给了屠呦呦新的启迪。
除了不断分析、试验,还是试验。
时光荏苒,试验不止,求证不止,自从首次以药效证实了从青蒿中获得的具有抗疟活性的单一化合物(曾称为“青蒿针晶II”等,后定名为青蒿素),课题组将1972年11月8日定为青蒿素的诞生之日。
这也是青蒿素发现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周兴表示,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此时,青蒿素的发明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经与卫生部联系,请求以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的名义,在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
这就是1981年10月中国首次向世界全面公开青蒿素抗疟成就的大会。与会的美、英、法、印度等7位专家,对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继承传统医学遗产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独特的科研成就,造福人类表示钦佩,对取得的成就表示衷心的祝贺。
屠呦呦代表课题组以“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为题,第一个作报告,会议主席WHO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阿南德教授高兴地评论说:青蒿素的发现和青蒿素类衍生物的研究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该类化合物的独特结构以及抗疟作用方式是和任何已知抗疟药毫无雷同之处。这就为今后设计合成新抗疟药提供了新思路。
会上,药理、毒理、临床等专家也作了详尽的报告,青蒿素由此为世界所熟知。
WHO从1995年起,陆续将我国研发生产的蒿甲醚、青蒿琥酯和蒿甲醚-苯戊醇复方列入WHO第9、11和12版《基本药物目录》,推荐给世界各国。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青蒿素类抗疟药进入WHO《基本药物目录》,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青蒿素类药物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大幅度降低了全球疟疾病死率,成为全球疟疾治疗的首选药,得到世界公认。
荣誉面前责任更大
青蒿素的发明,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解决了长期困扰医学界的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的疟疾的治疗问题,这是中国对世界医学所做的重要贡献,其中饱含了屠呦呦和其同事的艰辛努力,充满了中西医药融会贯通的智慧。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典,她的人生同蒿草真的结下了不解之缘,她降伏了这小草,令这小草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青蒿素发现至今已经过去了40多个春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医药局的有关人员表示,至今,在屠呦呦的单位里,仍设有她的办公室。
她仍然活跃在科研岗位上,还在为扩大青蒿素类药物适应证研究操劳着,还在为合理使用青蒿素类药物遏制抗药性的产生奔波呼吁着。
“荣誉面前,就应该有更强的责任,把事情做好。”已经85岁的屠呦呦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为人类健康造福。
“现在形势很好,中央鼓励大家创新。”屠呦呦表示:“希望有更好的激励机制创新,以此鼓励年轻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新病种不断出现已然是现实。“中国人是可以干出一些事情的。”“取长补短,多方合作。我知道年轻人是很想干一番事情的,只要努力奋斗,坚持到底,一定能有所成就。”
谈到获奖感言,屠呦呦说:“获诺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研究成功是研究集体多年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
文/中国妇女报记者 耿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