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的话,还能害你不成?”(组图)

07.07.2014  05:21

  按照她的人生指南,

  如果到不了你想去的幸福之地,请果断放弃

  新快报记者 刘洋

  一位叫做宋涵的女性专栏作家最近写了篇《听妈妈的话,只会更受伤》的帖子在朋友圈被传来传去,热度颇高。“听话”,在中国的教育中,一直是个屹立不倒的词汇,因为中国是以孝为先的国度,更何况“妈妈永远是为孩子好的,我还能害你不成?

  “我还能害你不成?”这个反问句现在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当有母亲对自己的女儿说,就算你结婚后离婚,也比现在这样单身强;当有母亲对女儿说,我一定要一个外孙,不管你找什么男人生,我也不能让你以后孤独终老;当女儿在家被老公欺负,老公外遇了,母亲说,你和他都有孩子了,你还想怎么样?—一个母亲固执的爱,没有与时俱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手拉开了很多成年女性绝望的序幕。

  或许这样说有点言重了,但妈妈的话,听与不听,是你的选择,也关乎你的幸福。别让自己的人生让步于一句经不起推敲的话:听妈妈的话。

  婚姻真的是人生必选项吗?

  郭红给家里打电话的周期变得越来越长,从一个星期到一个月再到半年,而现在,则是没什么重要事情,她不会给家里打电话。倒不是她不想念家人,只是,她的生活里不想再承担母亲的不解、指责甚至是责骂。

  眼看着马上要36岁的郭红,至今还是单身一人,而在她的同龄人中,有的人小孩子快小学毕业了,也有人都准备迈入第二次婚姻了。其实,对于周遭的一切,郭红并不是太在意,反而她很享受目前的生活—作为外企的部门经理,收入并不低;网球是她痴迷的爱好;偶尔跟朋友小聚也不会觉得生活很冷清。虽然偶尔确实会有孤独感,但这不足以战胜生活带给她的轻松自由。

  不过,她的这种自由很快就被打破了。郭红的妈妈连招呼都没打一个,就大包小包地拖着行李从安徽老家赶到了她在大城市的家。来到这一个月,郭妈妈已经使用了若干个战略战术:从最初的苦口婆心,告诫她孤独终老是多么可怕;到后来主动出击,主动去婚介所帮女儿相亲再到后来干脆来个寻死觅活,并扬言“如果你不赶紧结婚,我就绝食给你看”。这一招真的管用了,郭红决定听老妈的,找个男人赶紧嫁了,但是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郭红也反问了母亲,“如果我随便嫁了,又离婚了怎么办?”“离婚也比你现在没人要强!”母亲的一句话彻底浇灭了郭红对生活的坚持。

  后来,郭红跟一个相亲见了两次面的男人结了婚,但是没过一年,两个人离婚了。现在她又开始了单身状态,不同的是,她已经是离异女人。

  你能勇敢到,接受一个不听妈妈话的自己吗?

  ●点评:栗栗 本报特约情感分析师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刻,我感谢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并且我深知她为了养育我所做的努力和牺牲,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如果不是为了让她高兴,我就会过上另外一种生活,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但是,这不是很奇怪吗?我们的人生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所做的选择,也不是出于自己的喜好,在很多时候,我都希望那个生我养我的人能满意,就像我小时候拼命考双百分想让她满意一样。所以,其实我的很多人生选择,是为了让她高兴,按照她的标准和道理去做的。

  于是,这里出现了一个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悖论:一方面,妈妈都认为,你要听我的话,是因为我说的是对的,并且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心为你好希望你幸福的人;另一方面,我为了不让妈妈难过,或者我无法承受不听从妈妈的教诲不满足妈妈的要求而产生的愧疚,于是我做的任何重要抉择都是出于我妈妈的经验判断,而不是我本能的自由的内心的选择—这样的孩子,她的生命都不由自己支配,她能过得幸福快乐?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她没有结婚,于是她的母亲就差以泪洗面,这个女人虽然单身,自己本来过得很好,完全可以幸福快乐地过好当下,但是想到自己让母亲如此担忧失望于是产生了内疚自责,并且顾影自怜,并且开始埋怨命运,埋怨过去那个负心的男人,埋怨自己的样子生得不够明艳妩媚,怀疑自己不会讨男人的喜欢,渐渐渐渐,她的正能量越来越少,负能量越来越强,终于,她从一个快乐的女单身,成为了一个焦急的想把自己嫁出去的女中年妇女,然后她开始盘算自己应该现实点找个牵手不觉得恶心的男人嫁了就好,别再等什么爱情,而这一刻,才是她人生悲剧的大幕开启。

  说到底,我觉得,只有勇敢的人才有资格获得幸福。这个勇敢,包括了你能接受一个不听妈妈的话的自己,你能不在意妈妈怎么看你,怎么评价你的生活,只要你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路,并且你认为自己是对的,也愿意为自己的失败买单,那么即使这样做会令你的母亲为你伤心担忧你仍然要继续,这就是勇敢。

  因为,这个世界虽然有很多错综复杂的规则,感情,线索,层次,但在你和妈妈之间,你要明白一个高于一切的定律,她是带你到这个世界的人,但你的生命是属于你自己的,也只有你自己能负责。

  如果女人可贵的品质只剩下忍耐

  当发现自己的丈夫出轨的第一时间,李雪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她想起自己一心一意为这个家庭付出,想起自己正在肚子里怀孕8个月的宝宝,想起她数年如一日的谨小慎微体贴照顾……眼泪终于像滔天的洪水一样,止不住地流下来。

  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责备丈夫吗?但是她一直就没有真正跟自己的丈夫翻脸过,因为她知道自己所有的花销都维系在这个男人身上;找朋友倾诉?大家除了听听笑话,好像没啥有用的话可以抚平内心的疼痛;她想了想,也只能给母亲打个电话,她想知道“过来人”面对这样的问题,会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电话通了,李雪还是抑制不住自己难过的情绪,眼泪伴着哭声向母亲讲述了丈夫在自己孕期出轨背叛的事情,她渴望电话那头能够给她力量,让她把这种委屈和难过宣泄出来,但是很显然,她失望了。母亲在电话那头幽幽地说:“有哪个男人不偷腥的啊?你怀孕期间,他解决一下生理问题,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啊。他正常回家,和你正常过日子,你就忍忍吧。更何况你和孩子都要靠这个男人养活着呢,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因为这件事情跟自己过不去了。

  忍字诀,好像是母亲这一辈子都惯用的生命哲学,李雪回想起母亲和父亲这一生,她赫然发现,两个人竟然没什么争吵,哪怕父亲再怎么喝酒,再怎么晚归,再怎么酩酊大醉,她似乎都没见过母亲发过火。她曾经把那理解成为母亲对父亲的爱,她甚至会为这份爱而感动和骄傲。但是今天,李雪突然不这样觉得了,她觉得母亲很可怕,她一辈子都活在自己的卑微世界里。

  李雪想摆脱母亲的命运,但是当生活的惯性逼迫她做选择的时候,她又不知道除了忍耐,她还能做什么样的选择。

  听妈妈的话,丈夫就不出轨了吗?

  ●点评:周小鹏 百合网首席婚恋专家

  出轨对女人来说有很多理由,但是对男人来说只有一个:她不是老婆。这跟男性的本质有关系,跟谁的妈妈都没关系。

  女人听不听妈妈的话,男人该打野食儿还打。

  所以,李雪不必纠结这个问题,妈妈说的对吗?我该听妈妈的话,对丈夫出轨的事情睁一眼闭一眼,日子该过还得过吗?

  此事的关键是,出了轨的男人还要吗?我们先解决这个问题,再讨论妈妈的问题。

  女人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基本是一年多的时间夫妻二人处于空床期。怀孕之前双方都保养得生龙活虎,怀孕之后,嘎巴,没了。这对男人来说,的确是个问题。当然我们可以义正辞严地谴责这个男人,女人为你受苦,为你的家族受苦的时候,你居然能做出此等丧尽天良的勾当,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平心而论,女人怀孕期间,有几个男人能理直气壮地说,我没做过,没碰过,没想过?

  对女人来说,纠结这个问题,纯属自寻烦恼。问题的关键是,男人做的事情被自己发现了,管不管,怎么办?

  怎么办?必须得办!这就像酒后驾车,虽然有运气好的司机,酒后驾车没出事也没被警察抓到。但是抓到了,就绝不放过。否则法律的严肃性何在?

  出轨也是一样,尤其是这个期间。马上让男人净身出户,办离婚手续。同时,要求极高的抚养费,断了他再找90后MM的念想和经济基础。经过严惩之后,二人可以考虑复合。你放心,男人经受过这个刺激之后,保证老老实实。

  如果放过了,不用我说,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

  凡事不能开口子。这种事情尤其开不得口子。

  现在回头再说听不听妈妈的话的问题。妈妈的话,该听。关键是,听谁的妈妈的。自己的妈妈,如果家庭幸福,夫妻和谐,那必须得听。如果家里鸡飞蛋打,日夜不宁,那就听别人的幸福的妈妈的。

  自己的婚姻问题处理不好,说句难听话,很难带给别人积极的经验,哪怕是自己的妈妈。所以在婚姻问题上,要选择良师,哪怕是别人的妈妈。

  在母亲的眼里,就没有平等这个词

  “刘子健,你把碗洗一下”,王丽在客厅的沙发上拿起苹果准备开始饭后水果的时候,母亲听到她这句话,赶紧跑去厨房,热情洋溢地说,“子健呀,你出去看电视吧,我来洗就好了”,“妈,没事儿,我来吧。我和王丽约好的,家务平均分配”,刘子健憨厚地笑着说道。

  在王妈妈的坚持下,刘子健终于还是退出了厨房,回到书房继续自己的游戏。王丽知道,自己的老妈在洗完碗之后,又是一通关于如何做一个好老婆的传统教育。果不其然,解开围裙后,王妈妈径直走到了王丽身边,还没等坐下就开始问道:“我都说过多少次了,这些家务活什么的,你别老是让刘子健做,你这样总让他做家务,会让他觉得不受重视,会把他赶走的。”“妈,你说得严重了,我们平均分配家务劳动,这很公平啊,好了好了,别说了,赶快坐下看电视吧”,王丽显然有点不耐烦。

  王丽越是这种态度,越能够激发母亲的战斗信念,继续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说:“我都跟你说过了,女人别那么好强,工作做得再好有什么用?你紧要的任务是赶紧生个孩子,把家庭维护好。别总想着跟男人讲什么平等,男女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平等,生孩子做家务都是女人该做的,这是本分!如果你还继续这样,别说我没提醒你,你的幸福就得被你自己给毁了。

  后面这句话可能确实言重了,王丽有点听不下去,于是毫不掩饰地回击母亲,“您这一辈子相夫教子做得挺好的呀,我爸还不是照样出轨!也没见您怎么幸福啊……”话音未落,母亲神色突然黯然,王丽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大概是因为不想重复母亲的命运,所以王丽一直没有听从母亲对生活的建议,她坚持独立,坚持平等,她相信这是女人幸福的归宿。

  非寄生时代,可以不听话

  ●点评:小龙女 网络第一红娘 世纪佳缘创始人

  许多妈妈的一贯做法是,认为不可以时禁止子女恋爱,认为紧急时忽然反过来逼婚。听话的孩子是标兵,为执行命令焦头烂额;不听话的孩子是孬兵,在抵抗和鸡飞狗跳中有滋有味,活得从容。

  婚姻与爱情无关,结了就好;婚姻与忠诚无关,回家就好;婚姻与感情无关,维持就好……在“单身可耻、离婚丢人”的漫长时代里,一代又一代人把扭曲的婚姻理念变成了一种自觉传承。

  苦口婆心也好、以死相逼也罢,他们都有一个趾高气扬的武器那就是“你妈是过来人,得听我的”。这个自私而荒谬的逻辑背后隐藏了很多东西,有对儿女另类生活方式的恐慌,更有挂不住面子的恼火。每一种母爱都有善良的初衷,但每一种落后的固步自封都可能变成毒害式的自以为是。

  也许在女人需要依附男人才能生存的年代,选择时盲目、错误时坚持、痛苦时隐忍都只是一种无奈的生存法则,但在崇尚独立、个性和能力的当下,“贤良淑德”却未必能充当捍卫婚姻的法宝。

  在王丽妈妈眼里如洪水猛兽般恐怖的自由平等,却是多少年轻夫妻们所向往而追求的情趣。男人不再一个人独当经济压力,女人也不必像个寄生动物一样在寄主的脸色里活得卑微。

  社会在进步,夫妻间的相处模式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必然。王丽们追求自己权利、不再以丈夫马首是瞻的日子,不仅是女性个人意识的觉醒,更是新契约时代女性对婚姻的新贡献。妈妈们即便还不肯为非寄生时代的蜕变拍手叫好,但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儿女身上。

  小时候,万能的妈妈总被我们“神化”,长大后,本来就不万能的妈妈们得从“神化”里蜕变回凡人。子女的事得管,但子女的事不能独裁管。妈妈的话要听,但妈妈的话不能一直听。

  听妈妈的话,只会更受伤

  “人家就算离过婚了,也比你没结过婚的好。

  我不明白,这么残忍的话,为什么会从那么多中国母亲的口里说出来。

  女儿看不上懦弱卑微、油头肥面、虚张声势、粗鲁无礼……的男人,这不正是她聪明的判断吗?

  为什么,一个女人和一个完全不爱的人领一张证,也比清醒地独身强。

  有多少女儿听了这句话,望着眼前那个养育自己的女人,心在流血?她怎么能做到毫不在乎,并仅仅因为她是母亲就完全原谅她?

  不止一个人对我批评过:你们女性主义者太理想化了。

  “你让她们意识到了身在男权社会的痛苦,堵上了她们安分守己的后路,却不给她们指出一条新路。你们振臂一呼,让女人做自己,却没想过,整个大环境并不支持这个昂贵的代价。

  我沉默。

  我仿佛看见许多妈妈们站在这声音背后,紧张地望着她们的女儿,想让女儿明白,那些忍辱负重,是束缚与痛苦,但也是保护,保护她们免于成为一个“一无所有者”。

  这好比一个百年谜题:鼓励娜拉走出去,但她出去后并没有生存能力,潦倒落魄,这是救她还是害她?

  我关心社会的进步,但我也关心一个普通个体的命运。前者并不重于后者。

  我想说,如果一个女人仔细衡量过她各个选择的利弊,当她的个人能力还不足以抗衡“大多数”,最后决定忍耐不那么愉快的现实,那么,我也支持她。

  前提是,她是有意识的权宜,不是完全麻木的接受,也不是绝望的放弃;她还有好与坏的判断,还知道什么是更有尊严和更有质量的生活,也知道未来的女儿值得属于她的自由。

  无论现实如何不堪,我就是偏爱头脑清晰、不以现实为理由而出让智识的人。他们身上有光。

  我最怕看见一个所谓的理想主义者,一受到挫折,就急速走到“现实”的极端。这样的人,更像投机主义者,因为他们奢望一条简单而快速的“新道路”,一旦发现没有这样简单又快速的路,就全盘否认像一头花豹那样耐心积累力量、静候时机改变的努力与价值。

  他们要的不是真正有价值的改变,而是一条廉价的捷径。

  无论妈妈说什么,那都是她的经验,她的理念,是她的生命指南。

  按照她的生命指南,如果达到不了你想去的幸福之地,就果断放弃。

  每一代人都有局限,与其花时间去说服他们,奢求获得他们的认可,不如投入行动,以行动去争取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一个成熟的人,懂得制止情感伤害的扩大化,懂得将“我不认同你也不会如此行动”的理智从亲情的天然粘合中剥离出来。她可以依然爱母亲,爱她的局限和殷切,爱她沧桑的命运,但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活不能让步于一句丝毫经不起推敲的话:听妈妈的话。

  (摘选部分原文 作者/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