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意 纾民困 解民忧

19.06.2014  11:44

  本报讯  (记者刘奕宏  通讯员温均)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结合扶贫开发“双到”帮扶工作,李金元等市政协领导多次带队深入挂钩帮扶点梅县区南口镇蕉坑村听取群众意见,要求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入“马上就改”项目,立行立改,纾民困、解民忧,提升帮扶工作水平,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市政协机关专门组织党员干部到蕉坑村开展体验式学习,面对面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收集到意见建议6条,主要涉及村主干道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清淤工程、群众文体广场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

  市政协把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全部列入“马上就改”项目库,积极筹集资金,制定时间表,落实责任人,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记者了解到,在去年投入300多万元推进农田水圳三面光改造、蕉坑河1350米河道综合整治、村道硬底化和村主干道亮化净化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筹集资金,用以东坑河道清淤扩道和蕉坑村文化广场等项目,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同时,引进龙头企业稻丰公司在该村成立有机水稻种植合作社,今年推广种植有机稻230亩,村民可增收17万元,其中贫困户增收5万元,人均增收500元。近期召开的全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现场会,蕉坑村列为两个参观点之一,市政协的帮扶举措得到充分认可。

  市政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双到”帮扶工作,不但使机关党员干部接受深刻教育,实实在在了解民情民忧,而且有效推进蕉坑村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解决了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场所缺乏等老大难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取得了群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