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教授吴诗宝:住猪棚爬山洞,保护穿山甲二十余载

17.02.2016  08:25

穿山甲,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你可否知道,华师生命科学学院有一位教授,不断地为保护穿山甲而付出自己的努力,甚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2月1日至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访问了津巴布韦,考察了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与珍稀濒危动物穿山甲亲密接触,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和穿山甲保护的极大关注。野生动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自然生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生存状况同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在华师,有一位研究珍稀濒危动物穿山甲已经二十余载的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的吴诗宝。他是中国哺乳动物学会理事、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穿山甲专家组唯一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成员。

吴诗宝教授应邀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穿山甲会议(2008)

 

从一片空白到丰富理论

 

穿山甲虽然有8千多万年的进化历史,但非常特化原始,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在生态上,它是白蚁的天敌,保护森林免遭白蚁危害,是森林的卫士。而由于50多种中成药含有穿山甲的成分,它更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原料。由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穿山甲不断地被大肆猎杀与非法贸易,数量急剧下降,遭受“灭顶之灾”。

二十多年前,吴诗宝曾以专家身份对查扣的动物进行物种识别鉴定,多次参与穿山甲案件查扣处理。当他看到几百头甚至上千头穿山甲被猎杀,而其中还不乏怀着胎儿的孕兽,新出生的幼仔,他感到触目惊心,开始为穿山甲未来命运担忧起来:“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猎杀,要不了多久,这个物种就会消失。”

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是名贵的中药材原料,被IUCN-SSC穿山甲专家组评估为极度濒危级(Cr)物种。

 

穿山甲野外种群状况如何?对栖息环境有怎样的需求?种群和栖息地保护现状怎样?生态习性怎样?这些资料在90时代几乎完全空缺。“不了解这些知识,又谈何进行穿山甲科学保护,制订有效的保护方略?”吴诗宝说,“从那时起,我们开始了穿山甲野外生态生物学研究。”

穿山甲栖息在森林灌丛中,夜间活动,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地下洞穴内,隐蔽性极强,加上它独居生活、个体小(一般3-5公斤),野外很难被发现,研究难度极大。

测量洞穴

 

带上干粮,吴诗宝和他的研究生们有时在山上一住就是十来天。为了寻找穿山甲的活动痕迹,他们经常要在南方低矮灌木丛中钻来钻去,身体暴露部位经常会被带刺的植物划伤、扎出血。“山路不像平地那么好走,跌跤是常有的事。”吴诗宝的学生张富华回忆说。

茂名大雾岭保护区野外观察站

 

为了减轻行李重量,节约体能,后来他们上山就不携带帐篷了,直接住在山上的石头洞里。最糟糕的是下雨天,地表泥土及枯枝落叶等腐殖物受到雨水冲刷后流入小溪,让清澈的溪水变得浑浊不堪不能直接饮用。蚊虫和蚂蟥叮咬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遇上云南的雨季,加上当地特殊的地质,山体不时有石块滑落。张富华回忆:“下雨了当地人不敢带我们上山,我们就自己探路。当时从山上滚下来的石头要几个人才能搬得动。我们要是慢一步,人就没了,现在想起来真的好可怕。”

20多年来,吴诗宝和他的研究生们踏遍了穿山甲分布地的南方各地丘陵山地。近至广东潮州的凤凰山,茂名的大雾岭,惠州的罗浮山、南昆山,清远的石门台,韶关的南岭,肇庆的鼎湖山;远到福建、云南、湖南、四川、重庆、广西、福建、浙江等地,都是为了寻找穿山甲的踪迹,了解它们在野外的生存状况和生态习性。

采集到的粪样

 

从穿山甲的物种描述、分类鉴定、历史地理分布到食性、活动习性、繁殖习性、栖息地、生境选择以及种群数量变化和濒危原因等,吴诗宝通过实际摸索,慢慢地整理出这些穿山甲生态生物学资料,渐渐地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使得原本几乎空白的领域里,有了最基本的理论指导。

 

穿山甲人工驯养与繁殖技术研究

 

而真正要达到保护穿山甲的目的,光是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

2010年,吴诗宝和他的研究生们又开始了穿山甲人工驯养与繁殖技术研究。通过穿山甲人工圈养繁殖,来满足穿山甲药用市场需求,解决药用穿山甲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减轻野生资源捕捉压力,达到保护穿山甲的目的。

吴诗宝教授应邀在中药资源保护国际论坛上演讲

 

一开始,吴诗宝设想着把人工繁殖的穿山甲野放到山上,恢复当地野生穿山甲种群。这一想法得到了吴诗宝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孙儒泳院士的肯定与支持:“穿山甲从这个物种,如果再不加强研究,不能制订出科学有效的保护行动计划,那么很快就会灭绝了。”国家林业局等相关部门也多次发文鼓励穿山甲人工驯养技术研究。这些都与吴诗宝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更加坚定了吴诗宝的信心。

“穿山甲人工驯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怎样给它提供适宜的人工环境和人工食物,能让它存活下来并能繁殖后代。” 吴诗宝说。

穿山甲人工饲料

 

没有现成的动物饲养房,也缺少相应的研究经费支持,吴诗宝就带领他的研究生们到东莞农村,把一个偏远的废弃养猪场改造成穿山甲养殖圈舍,变成第一处华师穿山甲养殖研究基地。

韩国Woosuk大学Ju Young Sung教授来访

 

一间10平米的动物观察室还要兼住宿用,没有基本的生活设施,没有厨房、冲凉房,他们就在养殖圈舍的一个旮旯里,架起瓶装液化气做饭。“由于屋子是铁皮做的,多年没有维修,又没有空调。”张富华说,“夏天天气热,我们就打赤膊,穿一条短裤衩工作。而冬天则漏风,特别阴冷;遇到下大雨,里面还漏雨。”

穿山甲夜间活动,每一个夜晚他们都要在观察室通过监控视频观察动物活动状态,巡视每一间穿山甲圈舍,搜集科研数据。天亮了,穿山甲睡觉了,他们还要把当晚观察到的数据整理好后才能睡觉。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兽类学会副理事长、兽类学报副主编、动物学杂志主编宋延龄教授来访

 

“每当看到穿山甲快乐地生活者,特别是看到穿山甲‘喜结连理’,生儿育女时,所有劳累顿时烟消云散。这可能就是科研人员最大乐趣和最大的幸福”吴诗宝教授兴奋地说。

陈云贤副省长(左一)仔细观察穿山甲人工饲料产品和人工圈养繁殖的胎儿

 

吴诗宝教授和他的研究生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坚持了3年,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穿山甲人工养殖技术资料。人们普遍认为穿山甲主食蚂蚁和白蚁,但吴诗宝课题组发现穿山甲对蚂蚁和白蚁有选择性,主要食用营养价值高的蚁卵和幼蚁。这些发现,为解决穿山甲人工食物提供了重要依据。经过几年探索,穿山甲人工养殖也初步获得了成功。穿山甲能够很好地适应人工环境,改食人工饲料,最长存活时间达3年余,成功繁殖26例。

 

华师穿山甲研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直是华师传统优势学科,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历来得到学校的重视。

朱竑副校长(左一)冯启理院长(右一)考察乳源穿山甲研究基地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珍稀动物研究中心成立,2015年广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获批。2014年,副省长陈云贤在华师听取了吴诗宝关于华师穿山甲研究进展汇报,鼓励大家要再接再厉,早日突破穿山甲人工驯养关键技术,让穿山甲永续为人类利用。

吴诗宝教授应邀在新加坡召开的穿山甲会议上演讲

 

生态学报》、《兽类学报》、《Mammalia》、《Folia Zoologica》等国内外期刊刊登了20多篇穿山甲研究成果的论文。专著《中国穿山甲保护生物学研究》也于2005年出版。

由于吴诗宝的论文《马来穿山甲的年龄结构、繁殖力及仔兽出生记录》中得到的基础数据十分珍贵,非常有价值,得到中国兽类学会副理事长、《动物学杂志》主编宋延龄的认可,并作为《动物学杂志》特别论文给予优先发表。

吴诗宝的多数研究成果被《Zoo Biology》、《Conservation Biology》等多种SCI期刊论文引用,也被IUCN/SSC穿山甲专家组用来作为穿山甲濒危等级评估的依据。

2012年,IUCN/SSC穿山甲专家组主席、英国Kent大学Daniel 博士来到华师,先后考察了华师穿山甲野外和圈养繁殖研究基地。

IUCN-SSC穿山甲专家组主席,英国Kent大学Daniel博士(左)来访

 

2013年,韩国又石大学(Woosuk University)东方医学院(Oriental Medicine School)朱永丞(Ju Young Sung)教授专程也来到华师就穿山甲人工养殖技术进行交流,并到穿山甲繁育研究基地考察。

近4年来,国内穿山甲养殖爱好者通过网络、电邮咨询穿山甲人工养殖技术问题超过70万人次,要求来访和参观学习者更是无数。

吴诗宝教授应邀出席全国穿山甲人工养殖研讨会

 

吴诗宝先后4次接受IUCN-SSC穿山甲专家组、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国中药协会的邀请并享受全额资助,赴国内外参加穿山甲保护和人工养殖学术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在国内外的社会影响力。

(照片由本人提供)

作者/通讯员:唐泽苗 刘文惠 卢逸臻 | 来源:华南师大新闻社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