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支出逐年增加民众共享和谐社区三水共享发展力促民生大提升

31.12.2015  22:10

  日前,三水区《三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出台,并迅速引发社会关注。

  根据《征求意见稿》内容,“十三五”期间三水继续将财力最大限度向民生倾斜,致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行“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等,让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回顾“十二五”,三水在宏观经济持续调整、国内经济出现阶段性转型的大背景下,发展仍取得重大进展。

  结合新鲜出炉的“十三五”规划意见稿内容,回顾“十二五”,三水富民惠民的思路一脉相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民生投入节节攀升,服务更是延伸至最基层的“神经末梢”。 ●南方日报记者 王文秋 魏英 通讯员 萧志恩

  A.民生支出占比达六成

  “强劲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民生福祉,群众能切实共享成果的发展,才是有效发展,才是科学发展。”三水区长陈英文曾表示。

  对于快速发展的三水而言,如何让保持高速增长的经济,转化为民生动力,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是三水改革发展之旅的必解之题。

  统计显示,三水“十一五”期间投入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的财政一般预算资金达62.8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0.4%。而即将收官的“十二五”,三水区级财政近年来投入到大民生领域的比重达六成以上,并通过民生十件实事、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等政策,将民生服务延伸至基层的“神经末梢”,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水近年来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同时财政支出也在大幅增长,支出刚性压力增长也在提速。”三水区一位观察人士称,“在这种形势下,三水在民生财政支出的增长上保持了同步,其实难度很大。

  三水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在当下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财政局严控支出,根据财力严格审批各单位用款计划,优先安排重点项目、民生支出等,压减不必要的支出,集中财力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

  梳理“十二五”期间三水经济数据,可以发现,大多年份财政支出保持了高速增长,而民生并未因为支出刚性压力的加大而被落下。2012年起至今,三水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均超六成。事实上,在三水民生问题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三水区政府的“钱袋子”也全面向公共事业、公共产品倾斜。

  “民生的感受远比说辞重要。”上述观察人士称,民生支出数字也许是抽象的、枯燥的,公众感受却是真实的、具体的。

  而具体到三水正大力推行的民生微实事项目,自2014年8月实施以来,对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资金效益高、社会反映好的项目,给予专项激励资金扶持,至今已实施390多个项目,投入资金达数千万元,项目覆盖全区所有村委会和社区,使数十万群众受益。

  “三水的一项项民生目标由枯燥的数据已经或正在变成身边活生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这是比数据更能说明民生受重视度的硬指标。”三水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称。

  B.公共服务提升明显 供给层面辐射面加宽

  “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起来规模不大,但是它给居民日常就医带来的便捷是显而易见的。”南山镇负责人感慨道。

  南山镇一个不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的变化,正好可以看作三水“十二五”以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折射。

  “截至2015年11月,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达到全覆盖。”当下看似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一项成就,在五年前还需要跨镇街驱车看病的市民看来,却是实实在在的提升。此外,随着基层医务队伍的提升,三水医疗领域基层服务能力也得以提。区级“三甲”优质医疗资源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根据《三水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工作方案》,开始向基层输送。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要求,“经过努力,‘十二五’时期,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进展。

  陈英文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水要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纵观“十二五”,三水公共服务的辐射领域与覆盖群体相较以往都实现了大范围的延伸,三水市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资源等都得到了改善。

  在投资未来的教育领域,陈英文此前介绍说,“十二五”期间,三水全区教育总投入约75亿元,推动了西南中学、北江小学、新城幼儿园和北外附校三水外国语学校等建设,以及一批学校的撤并、改建、扩建,实现对三水教育的硬件设施进行综合提升。

  除上述基本社会服务外,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也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能力。横向对比之下,三水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确相对薄弱。而纵向对比下,随着经济发展,三水文化产业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近两年,一批知名的文化产业相继落户三水,文化资源相比“十二五”开局之时,已大为丰富。

  C.优化基层治理 民众共享“和谐平安社区

  “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子女教育是外来人口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肜彦伟,这位在三水工作生活了10余年的外地人称。

  而正是肜彦伟及其他新白坭人联络员,提交议案促进了这一问题的突破。根据他们的首份提案,三水区白坭镇专门增设了两个班共100个公办学位来解决该问题。

  外地人得以参与的村组两级议事会,是上述问题得以解决的另一个关键性制度。

  “以往我们这个群体在地方发展过程中是没有决策权的,发言权都很有限。”肜彦伟称,近年来随着三水基层治理体系改革的推进,这一局面已被打破。

  2013年9月,三水启动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重构基层农村发展和治理架构,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在此背景下,三水区以白坭镇为试点,建立“村为核心、组为基础、两级联动”的行政村、村民小组两级议事会。

  “村委会村民议事会由村民(代表)会议授权,村小组议事会由村民小组会议授权,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组)自治事务决策权、监督权、议事权,讨论决定本村(组)日常事务,相当于村、组两级村民自治的‘小人大’。”三水区民政局相关人士表示,村民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三权分设机制就这样建立起来。

  村组两级议事会制度为三水基层治理带来了新气象,吸纳外来全体代表进入决策层就是其中一种形式。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蒋昆生在2015年3月18日考察时,对三水区村组两级村民议事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但他也指出,随着三水社会阶层更加丰富,利益诉求更加多元,人口流动更加频繁,这样的复杂性决定了推进村民议事会工作是非常艰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