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咖解析“一带一路”经济学 将带动广州金融业进一步融合

25.11.2019  09:40

大洋网讯 昨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6届全球年会进入第二天,多场分论坛聚焦如何通过金融助力“一带一路”发展。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从倡议到共识,再到实践与现实,“一带一路”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新变化?而正在建设“一带一路”枢纽城市的广州,又将如何从全球化城市角度发挥作用?嘉宾们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据商务部今年4月份消息,2013年至2018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年均增长5.2%。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1.9%。

今年1-10月,19家业务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完成了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市场共计募集资金2317亿元。

自2018年3月启动“一带一路”债券试点以来,22家企业完成“一带一路”债券发行,共计募集资金316.5亿元。

广州

2018年,广州出台了《广州市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

2013年至2018年上半年,广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为1806.7亿美元,占全市对外贸易过两成。

如今在广州举行的文化产业交易会展现出广州在开拓文化金融领域的创新实力。

此外,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所拥有的机场群是欧洲前往大洋洲最便利的交通枢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怎么说?

促增长作用正逐步显现

“‘一带一路’最早提出时,我当时正是巴基斯坦总理,这也让巴基斯坦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机。”会上,IFF联合主席、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高度评价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他分析,“一带一路”的工作之一就是提升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好的基础设施不仅能推动经济增长,也能降低贫困。

IFF联合主席、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

在他看来,“一带一路”的执行力和透明度都让参与的国家感到自豪。通过金融的牵引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得以落地,而在这之中,亚投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认为,亚投行打破西方游戏规则的重大创新就是不设常驻董事会。“亚投行是当代国际组织的典范,管理层有权力不受董事会的影响,监管项目发展是好是坏,让人们真正看到了‘一带一路’的成果。

他还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变化为例讲述了“一带一路”的成果。他说,瓜达尔港的建立与发展,不仅让巴基斯坦拥有了一个重要的出海港口,也为整个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变化。“‘一带一路’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变革机会和重要合作机制,因为无论是海港、公路或是机场,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也能给人民带来高水平的生活,同时也增进国家间互助互信、促进邻国繁荣,有助于实现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和平发展。”

对于巴基斯坦参与“一带一路”的案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6年多来,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完成的能源项目,提供了现在巴基斯坦发电总量的近30%。在瓜达尔港自由贸易区的起步区,现在投资额已超过6亿美元,有20多家企业入驻。过去6年来,巴基斯坦的营商环境以及全球竞争力排名都有显著提升。“应该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它的增长效应也得到了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国际智库的认可。”史育龙指出。

IFF理事、新西兰前总理詹妮·希普莉认为,过去五六年间,“一带一路”发挥的作用显示,越来越多的参与方成了“一带一路”的主人翁。在她看来,“一带一路”不是向各国提供基础设施的援助,而是共同通过金融引领建设基础设施,不仅让人民受益,也让金融界人士愿意参与其中寻找机会。她认为,当提到“一带一路”的金融工具时,很多人都会对此产生疑问,但“一带一路”却通过塑造未来的发展赢得民心。

IFF理事、新西兰前总理詹妮·希普莉

“一带一路”如何实现共享共赢?

中国用“耐心资本”投资

中国证券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安青松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讲述了中国证券业是如何通过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融资渠道,促进“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的。他介绍,自2018年3月启动“一带一路”债券试点以来,22家企业完成“一带一路”债券发行,共计募集资金316.5亿元。与此同时,通过跨境并购等方式帮助境内上市公司“走出去”,促进我国实体企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IFF研究院副院长、世界银行原高级经济学家王燕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述6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如何通过金融发展实现共享共赢的。她介绍,在推动南南合作中,中国通过商贸、投资和对外援助的方式,凭借各自的比较优势,推动参与者的共赢。她指出,中国的比较优势之一在于中国具有丰富的“耐心资本”。何为“耐心资本?”她解释,中国储蓄率较高,且有适当的金融机构把长期储蓄转化为可投资于海外的长期资本,形成了“耐心资本”。当前,中国大量输出的是投资期限在10年以上,并投资于其他国家实业或基础设施项目的“耐心资本”。而这样的“耐心资本”也将展现出成效。如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259个项目中创造的就业岗位超13万个,高于美国、法国等。同时,她指出,指责“一带一路”是“债务陷阱”并没有证据。“水电站、电网等都是能持续带来未来收入的资产,中国与各国共同参与融资,能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结构改革也能从中获益。

广州如何发挥作用?

建设重要金融平台将带动金融业进一步融合

在众多嘉宾眼中,越来越国际化的城市和城市群也通过国际金融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发展。

招商局集团总会计师周松表示,在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上,关键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聚焦核心能力、进行网络化布局。二是要进行因地制宜推广“前港-中区-后城”模式,让中国港口地区的综合开发经验在海外“开花结果”。三是需积极开展与第三方市场、当地以及中资企业商业伙伴实现合作。而在金融“一带一路”方面,周松强调,要将“引资”与“引智”“引技”相结合。他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需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资源和动力。他举例,中国和白俄罗斯的合作通过组建“中白产业投资基金”,同时已经开始共同孵化人工智能项目。而在这方面,广州也正在积极作为。几天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合作开展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获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并取得教育部备案,将于2020年开始招生,双方将联合培养轨道交通技术人才。

本次年会期间,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在南沙动工。新西兰前总理詹妮·希普莉在会后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带一路”沿线中增长最快的区域,而融资将进一步引导大湾区的贸易和服务流动。她说,“基于过去5年我在广州观察到的变化,我相信,创新金融机构的建设,会让广州未来5年同样发展得相当快。当然,除了金融领域的创新,我们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创新,包括贸易创新、科技创新等,我非常期待明年再次访问广州,看看新的进展。

特写镜头

11月22~24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6届全球年会(F20峰会)在广州举行。连日来,200多位全球财经领袖和著名企业家齐聚广州。他们当中有不少中国的“老朋友”,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自己的“中国之旅”,并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不断往来,也透过他们独到视角观察中国这些年来发展变化。记者观察发现,他们当中的不少人,都是透过广州这扇窗口,开始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

这些中国“老朋友们

从广州开始认识中国

早在10年前,我就曾经率领新西兰代表团到广州与市领导会见,参观城市。最近,我也曾经到从都论坛参加会议,也曾在博鳌亚洲论坛参加过广州午餐会,每一次都感受到广州的可爱。”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专访时,新西兰前总理詹妮·希普莉展现了她对广州的深入了解。她说,自己早在10多年前就到访过广州,她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这里如今已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美丽的国际大都市和重要的港口城市。

这两天,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连续参加了多场讨论。而这已经是他一个月来第二次访穗,10月底,他就曾作为“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的嘉宾来广州参会。对于广州,这位巴基斯坦前总理可以说是了然于胸。“广州是世界商贸中心,巴基斯坦人喜欢到这里做买卖。对各国来说,广州是主要的贸易伙伴,尤其是有着60多年历史的广交会,为中巴中小企业的经济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广州与巴基斯坦经济联系紧密,而良好的联结是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广州航空、航运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世界许多城市都有航班来往广州。

中巴经济走廊前特使扎法尔·穆罕默德

同样来自巴基斯坦的中巴经济走廊前特使扎法尔·穆罕默德更是把广州称作自己的“”。在接受采访时,他笑言自己是“广州人民的老朋友”了。他早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后在中山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学士学位。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我在1977年就来广州,1988年到1991年又在广州住了三年,在一家国际银行工作。我前后在广州居住过八年,我的两个双胞胎男孩都是在广州出生的。借助国际金融论坛永久落户南沙之际,我现在已经在南沙买了房,所以一家人对广州的感情都很深。”目前作为国际金融论坛(IFF)执行秘书长,他表示随着国际金融论坛永久落户南沙,他未来几年将在南沙工作,并很高兴看到位于南沙明珠湾区横沥岛尖的IFF永久会址正式动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杨逸男、张姝泓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乔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