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敏:如何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问题

31.05.2016  17:37

社会变动越是深刻,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呼唤越是急迫,就越要求我们在“为谁著书、为谁立说”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这一新思想、新论断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指明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根本遵循。

回答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在他看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可见,在当代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宗旨,必须是严谨治学、讲求责任,服务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路线,必须是求真务实、深入调研,依靠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指归,必须是述学立论、建言献策,造福绝大多数人民群众。

明确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核心所在。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宣示自己与过去的思想家不同的人民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这就表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核心所在。

众所周知,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总书记之职上任伊始即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便开宗明义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此后,从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至今,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十多次论及过“以人民为中心”,而且曾特别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这就表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提出的总揽发展全局的主题性战略思想,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作为这一主题性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要求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时,强调要“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要传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就是要维护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自始至终把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以对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重视发展具有重要传承意义的“绝学”和重要文化价值的空白学科、冷门学科;就是要始终坚持“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开拓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时代视野,认真研究解决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深切关注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要善于在传承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呼唤、中国的国情和人民的诉求进行创造性转换,做到“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要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彰显人民主体地位,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术评价等方面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三是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研究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深化课题立项、经费管理、成果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激发为党、国家和人民立德、立功、立言的科研活力;要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善待和善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努力提升其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的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要努力遏制和消弭研究领域背离人民群众意愿的心浮气躁、粗制滥造、弄虚作假、学术腐败等现象,正确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营造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的严谨治学的良好学术氛围。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