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赚“热”钱 市民出“凉”招

06.07.2014  11:34

  ●本报记者  李玉娇

  连日来,我市持续高温。记者从市气象部门了解到,近几日梅州的日最高气温都在35°C上下,而昨日梅州最高气温达36℃,前日更是以36.9℃成为全省最热之地。记者昨日走访梅城大街小巷发现,为应对高温酷暑,市民们避暑纳凉各出妙招;商家则使出百般解数,趁着高温大赚“热”钱。

  环卫工冒酷暑劳作

  下午2时许,烈日当空,记者切身感受到阳光直射皮肤的刺痛感。正在清扫梅城江南新江路的环卫工伍俊娇“全身武装”:戴斗笠、着长袖、戴手套,脖子上还搭着一条擦汗的毛巾。她说,这样穿虽然热,但可以防止皮肤被灼伤。清扫保洁员多为四五十岁的女工。她们有两个工作时段,一是凌晨2时至7时和晚上6时至9时,二是上午7时30分至11时和下午2时至5时。在夏天,下午2时至5时的工作时段是最难熬的。

  下午4时,记者碰到了出门收运垃圾的收运员雪姐。她顶着烈日,拖着约有300斤重的三轮垃圾车走进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供应有凉茶,她们随身戴有水壶,回到中转站就会装凉茶喝,解解暑气。

  “叹空调”刷新用电负荷

  炎炎夏日,一些“精明”的市民都跑到有空调的书店、甜品店、餐馆、咖啡馆、超市“蹭凉”。适逢周末,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江南新华书店一边看书,一边享受空调。肯德基、麦当劳、牛排西餐店等也成了不少市民叹空调的好去处。记者发现,一些没有空调的饭店生意清淡。带着家人出外吃饭的市民赵先生说:“天气热吃饭都没胃口,如果不找个有空调的餐馆坐坐,估计点了菜也吃不好。”

  因连日高温,空调等电器大量使用,供电压力增大。7月4日,梅州电网总用电量及全市最高用电负荷再创新高,全市总用电量合计2261.3万千瓦时,全市最高负荷114万千瓦,刷新了7月3日创下的历史新高。

  防晒降温商品热销

  梅城江南路一冷饮店顾客盈门,众多市民在此购买冷饮。该冷饮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7月以来,店里雪糕销量大增,营业额比上个月多了2倍以上。金三角一家水果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近几天,西瓜的销量是上周的3倍。记者在走访梅城多家超市发现,除了西瓜等应节水果,绿豆、薏米、红豆、菊花、王老吉等降温解暑的食品的销量也有增无减。

  遮阳伞、防晒衣、防晒霜、太阳帽、冰坐垫、游泳圈等防晒降温用品成了消费者的宠儿,许多商家把防晒用品摆在店面显眼位置。“抵御酷暑,不全副武装怎么行。”正在江南一商店挑选遮阳伞的钟女士告诉记者,她出门除了搽防晒霜外,还要戴墨镜、撑伞。该店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7月以来,该店的夏季防晒降温用品销量是上个月同期的3倍。

  游泳场生意火爆

  为了避暑,许多市民纷纷选择游泳降温避暑。记者在走访的时候发现,梅城各大小游泳池都挤满了人,生意异常火爆。

  记者从嘉应学院游泳场了解到,昨日,在该游泳场游泳的有200多人。“今天适逢周末,带孩子来游泳池玩玩水、降降温。”正在儿童区带着女儿游泳的郑女士告诉记者。梅城另一游泳场的老板告诉记者:“6月雨水较多,生意稍差了点。7月以来,我市持续高温,且暑期将近,生意应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