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述围:善名传瑞雪 述德望云初

15.09.2014  12:32

  忠孝廉节 世纪忠良

  慈孝友恭 为善最乐

  ●本报记者  罗娟娟

  特约记者  黄佑鹏  钟思婷

  在兴宁市4000多座古民居中,罗岗镇柿子坪村四角楼“善述围”因其精美的雕梁画栋,以及处处浸润着“忠、孝、廉、节”的家风家训而倍受瞩目。日前,记者走进“善述围”,探访“善述”家风。

  在“中国传统村落”柿子坪村,“善述围”不仅是一座百年老宅的名字,更是代表一大片村落的地方名。“善名传瑞雪,述德望云初”,围屋门口镌刻着的对联,充分诠释了“善述围”的含义。

  1884年,从事当铺生意而家业丰厚的袁氏十八世祖袁述初费时13年,建起四栋四横屋的四角楼“善述围”。据资料记载,袁述初秉其家教,温厚有礼,生性乐善好施,每遇水旱荒灾,屡捐巨款赈济,遇道路崩颓、桥梁摧折,必定捐资修葺。晚清废除科举后,他于1906年在罗岗倡办了新民学校,即今罗岗中心小学;于1920年创办了启贤学校,即今蕉坑小学。

  “善述围”内,“世纪忠良”“慈孝友恭”“为善最乐”三块大牌匾依次挂在下堂、中堂、上堂。在中堂,“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占据了两面墙壁。这四个大字据说是袁述初专门请人临摹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手迹,成为他教育后人的家风家训。此外,石柱、墙壁、屏风上,随处可见镌刻着展现仁、义、信、善的对联、文字,寄托着袁述初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盼:袁氏后裔要从小勤耕苦读,博古通今;为官必须清正廉洁,以国家事业为重;为民应该讲求礼、义、信、诚。袁述初孙媳妇黄惠明今年已经90岁了,她告诉记者,袁述初以这样的方式教导后人,她也用同样的方式教育后人,把祖辈行善、孝顺、勤俭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时隔一百多年,从“善述围”走出的后裔多达上千人,其中有300多人成为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博士、教授和艺人。如著名史学家哲学家、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中国现代哲学史学会会长袁伟时,曾参加原子弹、导弹发射试验的国防科技大学高级大校袁伟谋等。袁氏后裔不管是身居海外或国内工作,还是在农村耕食,均能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和亲睦邻、勤奋拼搏,成为周围乡民效仿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