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酒者呼吸困难?当心心力衰竭!

01.12.2015  13:44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段子:经常喝酒,要“小心肝”。然而,有些常年嗜酒者的肝功能还是好好的,心脏却已吃不消,出现了心力衰竭。不到40岁的张先生(化名)就因为长期酗酒,引发心衰,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心衰是心血管病的严重阶段和终末期阶段。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获悉,我国约有心衰患者800~1000万,最新估算出的发病率为1.23%。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心力衰竭防治工程”倡议从2015年起,将每年的11月26日定为“全国心力衰竭日”。首个“心力衰竭日”的 主题是“认识心衰,规范诊治”。

专家指出,冬季是心衰发病的高峰期。心衰已非“老年病”,很多中青年患者不了解心衰的风险因素和早期征兆,延误治疗,从而酿成悲剧。

案例:

酒龄十多年 喝出心力衰竭

不到40岁的张先生(化名)酒龄却已有十多年。他一直注意护肝,肝功能基本正常。不料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喘症状,被送往医院后,才知道已经出现扩张性心肌病,导致急性心衰。“正常人的左心室舒张直径有50毫米,他却超过60毫米,是喝酒喝出来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主任董吁钢教授说,酒精中毒会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凋亡,引起心肌坏死、纤维化。中青年心衰病人中,因长期大量饮酒而患病的人并非罕见。“一般是大量饮酒五至十年以上。有些人存在个体差异,肝脏没出问题,心脏却不行了。

由于治疗及时,张先生病情稳定后便回到工作岗位。然而,仅仅过了两年,他又找到了董吁钢。这次心衰复发, 他的左心室舒张直径膨胀到了80多毫米。原来,出院后他难耐酒瘾,又开始喝。“本来经过治疗,只要他不喝酒,病情能够持续改善。但他已经严重心衰,医生也无力回天。”董吁钢说,张先生最终为自己对疾病的轻视和无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发病:

高血压也会造成心力衰竭

董吁钢指出,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以5~6升/分钟的速度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当心脏负荷加重或心脏肌肉受损时,心脏就像一个弹性减退的皮球,收缩和舒张能力均减弱,泵血功能降低,以致输出的血量不能满足身体各个器官及组织的代谢需要,同时器官及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地回流心脏,这种状态就是心力衰竭。

心衰的病因大多和心肌受损有关,心肌缺血、梗死后,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以后没有得到尽快支架植入、搭桥或溶栓等血运重建,时间一长,心肌坏死多了,心力衰竭就发生了。”董吁钢指出,绝大部分心衰病人有基础心脏病,也有一些患者患有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

值得警惕的是,我国高血压患者众多,而高血压会造成心力衰竭。“血压高了,心脏要很大的力量才能把血打出去,负担重,也就容易导致心衰。”董吁钢指出,糖尿病、慢性动脉疾病、高血脂、嗜酒、药物滥用等也可导致心衰。

研究显示,患心衰的风险随年龄增加,一般男性高于女性。心衰是导致65岁以上患者人群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心衰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小于50%,致死率是乳腺癌、肠癌等晚期癌症的2~3倍。

预防:

“药物+运动”双管齐下

对于有心衰危险因素的人来说,应采取“药物+运动”双管齐下的方法来预防心衰。“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要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有些患者冬天容易感冒,一感冒就把其他药停了,只吃感冒药,担心药物相冲。这是非常危险的。”董吁钢说,往往自行停药的病人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有些人觉得,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除了严重心衰病人,我们还是主张通过运动来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运动第一可以增加耐力,增强体质。第二,运动心情也会好,有助于康复。”董吁钢指出,我们有心肺功能测定来评估运动量,日常生活中以运动时不出现气喘为度,可逐渐调高运动量。如果稍微动一下,比如在房间里面走几圈都出现气喘,那说明暂时还不能运动,首先要通过药物改善病情。

很多人一听“心衰”就被吓坏了,认为治疗没有意义。其实,已经坏死的心肌是不可能好转的,但是经过规范治疗,有一部分心衰患者的病情仍有好转希望。“病人如果是因心肌缺血而出现心力衰竭,心肌还没有完全坏死,因缺血处于‘冬眠’状态。经过积极治疗,缺血状态得到缓解,病情就会好转。”董吁钢指出,心肌肥厚导致的心衰,通过RAS阻断剂、β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有可能使部分病人心肌肥厚减轻、症状和心功能得到改善。但对于终末期病人来说,则属于病入膏肓,回天乏力。

董吁钢指出,心衰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规范治疗。而在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心衰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管理与指南推荐的规范诊治存在很大差距,且全国的心衰诊治水平具有明显地域差别。因此,“中国心力衰竭防治工程”计划通过五年时间搭建中国心衰患者数据库,心衰管理系统和心衰教育平台,提高心衰诊治水平和公众对心衰的知晓率。

特别提醒

出现这些“警报

要防范心衰

冬天是最容易发生急性心衰的季节。“寒冷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刺激血压增高,还容易引发肺部感染。”董吁钢提醒,有心衰危险因素的人要注意控制疾病,定期检查。

心衰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体液潴留等症状。 一旦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警惕心衰发生和加重的可能:当有心血管病的患者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夜间睡觉时发生呼吸困难和咳嗽、坐起后减轻或缓解;恶心,食欲不振;疲乏;体重迅速增加,3天超过2公斤;腿部或脚踝的肿胀增加。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呼吸急促加剧,不能平卧;因呼吸困难惊醒;需要垫高更多枕头才能舒适入睡;心率明显加快或心悸不适加重。(任珊珊、廖靖文、李绍斌、彭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