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委书记讲述“两山”故事

27.08.2015  19:59
在践行“两山”理论中,嘉善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开出了“深化改革”这一药方,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生态红利,推动科学发展。通过“零审批”改革,嘉善树立了生态优先、环境优先准入机制,大大提升了项目审批时间,16家企业通过零审批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原标题: 嘉善县委书记讲述“两山”故事

  大家好,我是嘉善县县委书记许晴。今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嘉善在新常态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大家都知道,我们嘉善2008年10月被确定为总书记的联系点,曾担任过县委书记职务的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都很关注县一级工作,对县一级职能、运转和县委书记的角色也有着亲身的感悟。

  2008年10月,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嘉善被确定为总书记的联系点,他对嘉善提出了“要在主动接轨上海方面迈出新步伐,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创造新经验,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新成效”的要求。此后,总书记也一直非常关心关注嘉善工作,给予了嘉善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先后作出13次重要批示、4次讲话肯定。

  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嘉善一直把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发展指引,特别是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更把“两山”理念作为科学发展的助推器。

  经过多年努力,嘉善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生态县,并成为浙北平原地区第一个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的县。

  新常态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嘉善赋予了新的含义、新的责任、新的任务和新的举措,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准确的把握住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改革发展的着力点,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以生态建设为发展生产力,以生态建设为改革助推器,以生态建设为社会凝合剂,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着力打造出一个符合平原地区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样本。

  经济新常态下,面对能源、土地、环境等要素制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单是偿还“生态债”,科学发展也不再是“摊大饼”,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关键还是要转变思想认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新认识,不断激活绿色DNA,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这里是位于嘉善罗星街道的归谷产业园,园区里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如同一座江南园林一般。然而几年前,归谷园区还是另一番景象,烟囱林立,污水横流,在这片不大的土地上挤满了纺织服装、金属制造等150多家传统企业。

  如何转型、如何发展,我们曾纠结过。在重新规划这块园区的时候,我们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想法是继续打造传统工业园区模式,这样的话可以立刻让我们的GDP数字上去;另一种意见是摆脱传统模式,走一条高端、高智、高楼、高效、低碳的“高大上”发展之路。

  面对着经济账、生态账和长远账。我们统一思想,转变思路,提出了以“四高一低”为特征,归国留学人员为主体的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新基地”,把绿色DNA注入到GDP中去。可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但要投入重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放弃众多项目,甚至可能在今后几年,都要牺牲GDP的增长。

  有舍才有得,事实证明,我们的抉择是正确的,虽然设置了“亩均税收35万元以上,亩均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准入门槛,但归谷产业园区依然成为科技企业和高端人才竞相追捧的香馍馍。

  “美国有硅谷,嘉善有归谷。”这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潘今一走进嘉善罗星街道归谷产业园时的感慨。目前,园区已经引育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5名,省级“千人计划”专家10名,注册高科技项目72个,其中22个项目入选“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成功创建省“千人计划”产业园。

  不仅是归谷,在大云,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国内首家、亚洲最大的巧克力特色旅游风景区正在这里发轫;

  在新城区,一个集“互联网+”新兴产业和都市文化旅游业的高铁新城也正在快速崛起;在西塘,富通集团光通信全产业链正在开创嘉善“工业4.0”的先河。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