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海外创业记”之四不可预测的路途正是我所追求的

19.08.2014  14:39
摘要:[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施文典:31岁,浙江人,本科与硕士均就读于北京大学微电子学专业,2012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的微纳米加工技术。2014年5月,在美国加州注册成立CytoChip  inc.公司,研发生产各类新型的诊断工具,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提供给世界各地医疗设备简陋的社区和门诊,致力于推动平民化的医疗服务,为社区和家庭提供便捷的诊断工具。目前研发出的血细胞检测诊断工具已获得专利。

        本期两位留学生创业者都是刚刚起步。一位是在美国留学创业的施文典,希望利用自己的技术,研发新型的医疗诊断工具,推广到平民化医疗之中,他的公司正在筹备之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启动资金,但是从研发到产品进入市场还需要巨额资金以及较长的时间。另一位是在英国留学的黄仲楠,把目光对准了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开发了一个课程辅导网站,以及代理学生宿舍的租赁公司。

        目光投向贫穷但广阔的市场

        施文典是在博士毕业前萌生出创业想法的,尽管家人希望他安安稳稳找一份工作,但他总想着要做点什么。2007年,施文典刚到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士不久,他与博士生导师通过美国航天局分支SB  R  I(nationalspace  biom  edicalresearch  institute,国家空间生物研究所)拿到一个研发项目———Inflight  bloodanalyzer(载人航空血液分析仪),为太空站的工作人员做血细胞检测。项目为期4年,美国航天局投资了一笔研发资金,他们最终做出一个笔记本电脑大小、30公分厚度的样机,并成功通过了休斯顿航天中心零重力飞行试验的模拟检测。

        施文典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世界上太多地区的社区、门诊等小型便民医疗机构缺乏基础的医疗诊断设备了,中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于是他深入调查中国的医疗市场,并以此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施文典发现,“国内只有1万-2万间三级医院,每年有20多亿的门诊量,收费很贵,但没办法,医疗资源都集中在这些医院,人们还是拼命往里头挤,造成很多问题”。然而,数量惊人、但医疗资源和设备都十分匮乏的社区门诊、乡村卫生室、小诊所等,也承担了全国三分之一的门诊量。“这些机构的医生缺乏准确的检测设备,通常只能用传统的方法———  经验,来判断病人的病情。主要的诊断工具就是温度计、血压计、听诊器。这是一个很穷,但很大的市场”,施文典指出,“这也是个新兴市场,大家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做起来,我们是第一个开始关注的”。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