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广州技校生的金牌路
大洋网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都在广州的几所职校求学,几年前,他们还是家长和亲戚眼中“读不好书”的后进生,但就在前几天,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在阿联酋的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中国代表团取得了15金、7银、8铜的优异成绩,远超日本、德国、瑞士、巴西等老牌强国,位列金牌榜第一。其中,由广州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选手表现尤为出众,获得5金、3银、4铜,向世人展示了广州“新工匠”超强的设计水平和动手能力。
这是一群怎样的“95后”?取得世界冠军的背后,他们都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广州的职校又为何能培养出如此多的英才?近日,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了其中4位金牌获得者。
张志斌和他的塑料模具
塑模冠军张志斌:
哥哥和我同为世界冠军
选手档案:
张志斌
年龄:
21岁
学校: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获奖项目:
塑料模具工程
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张志坤和张志斌两兄弟绝对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就连学院院长冯为远都称赞两人为“一门双金,千古传奇”。
原来,张志坤是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数控铣项目金牌得主,现已留校任教,工资上直接享受副高级工程师待遇。而弟弟张志斌则在刚刚结束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塑料模具工程项目的冠军。
嘿,那个“技校生”
在模具车间见到记者时,身着参赛服,戴着一副眼镜的张志斌显得有些腼腆。虽然已经是世界冠军,但这个出生在普宁市农村的小伙子说起话来依旧细声细气,只有说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时,他的声音才会变得高亢一些。
2012年初中毕业后,因为中考成绩普通、家境平常,张志斌无法在当地上一所好高中,于是他选择和哥哥报考同一所职校,读3年中职再读2年高职,以便“学一门手艺吃饭”。
而彼时逢年过节,每当亲戚问起张家两兄弟在哪里读书时,“技校生”的回答,也常常会被甩以不屑的目光。出生于农村的两兄弟在小学、初中一直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张志坤十分坦率地说自己是“被老师放弃的学生”,而张志斌来到职校,最初的心态也是“混日子”。
张志斌只比哥哥小1岁。刚来学校时,他几乎“对职业教育一无所知”。彼时,学校开始专注于世界技能大赛的人才培养,学习了1年理论知识后,张志斌便开始参加学校组织的技能大赛培训。学校的集训班有100多人,尽管年龄很小,但“志不在读书”的张志斌却在塑料模具工程上显示出过人的天赋。
2014年5月,张志斌就代表学校获得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广东省选拔赛第一名。2014年7月,他又获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全国选拔赛的第一名,进入国家集训队。
可“顺风顺水”、很可能参加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他,却在当年的国家队队内选拔过程中意外失利了,“那段时间特别焦虑,每天反复做同一件事,就是没有提升,心态产生了变化。”
食指掉了一片肉
从2014年参加广东省的选拔赛开始,张志斌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魔鬼训练”。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后,8时准时到车间开始练习,一直做到中午12时吃饭;午间只休息1个小时,下午1时,他又要回到车间,训练到下午5时;吃完晚饭后,一直训练到晚上10时,才回宿舍休息。
单调、枯燥、高强度的训练生活,一度让张志斌产生了厌烦心理。但每到身心疲惫的时刻,张志斌就告诫自己——“原本是想混日子,但当时我是真的对模具设计感兴趣,所以就钻进去了”。
不忘初心的他在经历了挫折之后,继续前行。他不断地在车间磨砺自己的技术,最终他的手艺日臻完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资格。
可就在去阿布扎比的前25天,他的右手食指指尖却在一次训练中被意外削去了一片肉,一时手指血流不止,这可急坏了带队的老师。他赶忙带着张志斌,拿起那片被削下来的肉赶到医院,医院在最快时间里帮助他把那片肉缝了回去。
但因为比赛时间迫在眉睫,仅仅休息了几天后,张志斌又开始了高强度训练,这最终导致了缝上的手指肉没有长好。至今,他的食指上依旧留着一块内陷的浅黄色的痂,“那片肉最后还是坏死了,掉了。”
误差不超过0.01毫米
来到阿布扎比后,张志斌开始了4天、总共18小时的比赛。比赛中,他顺利击败了来自日本、韩国、巴西的强手,最终获得了冠军。“我平时训练总比别人多想一步,寻找最简、最优的方案。其实从比赛第一个环节开始,我就用时最短,我一直把优势保持到了最后。”
除了速度,更要比精度。比赛中,每个选手会拿到一张图纸,按照图纸上的尺寸利用软件编程,在数控装备上先制作一个空心的钢铁装备,并对装备进行抛光打磨。这项工作完成后,才到最终步骤,向这个空心的钢铁装备里注塑(注入液体塑料,待其冷却成为固体的过程),冷却后拿出塑料模具成品。
张志斌说,对于选手做出来的钢铁装备,主办方要求的精度非常高,不但抛光时要把装备抛得如镜面一般光亮,没有一点毛糙,装备的每一个长宽高数据,误差正负值不能超过0.01毫米,否则就要被扣分——“这相当于1/7根头发丝的宽度,用肉眼都无法测量,要用特殊的仪器来量。”
顺利夺冠回到国内,如今的张志斌也到了毕业的年龄,对于竞赛,他的兴趣不大,他更愿意设计一些更具实用性的塑料模具,“比如空调外壳、玩具、座椅”。
按照规划,他也准备留校任教,以便培养出更多出色的技术人才乃至世界冠军。同样的,他未来也将和哥哥一样享受副高级职称的待遇。这对兄弟的传奇,仍将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继续上演。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武威、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