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朝使相坊(翁厝巷口北面)

24.08.2014  21:01
北额镌“覃恩三锡”。“圣朝”,是封建时代尊称本朝。

  铺巷口的“圣朝使相坊”是“为进士太子太保,直隶总督郑大进建”的。

  北额镌“覃恩三锡”。“圣朝”,是封建时代尊称本朝。

  “使相”是称呼兼大学士的总 督。

  北额称郑大进官职,而“覃恩”是旧时帝王对臣民的封赏(或赦免),“三锡”即“三赐”,说的是郑大进自其曾祖得赠三代大夫。

  郑大进,字誉捷,号谦基,又号退谷。揭阳梅岗都山村(今揭东玉滘镇)人。出身书香人家,有神童之誉。清乾隆元年(1736年)登进士。官至直隶总督。授太子少傅衔。郑大进在乾隆盛世中是一位有才华,有经济天赋,又有改革精神的实干家,深得皇帝倚重。他改革盐价及征蜡征粮的办法。注意兴修水利,赈灾救灾,体恤民情,惩治邪恶势力。立下很多功绩。更难得的是他官阶不小,却胸怀开阔,宽容博爱,“两度修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四句至今为后人所传诵的诗,乃出自清朝著名宰相郑大进之口。

  传说乾隆四十四年郑大进任湖广总督时,因其亲戚修新府而与邻居为墙起了争执,邻居要占过其家三尺之地。亲戚们便先后修书两封给郑大进,请他叫地方政府派人勘察其墙基。岂料郑大进却在回信中附上了这四句诗,希望他们能够为别人着想。亲戚们明白了他的意思,便让出了三尺之地,邻居过意不去,也让出了三尺之地。这就是名闻遐迩,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六尺巷”。

  他家乡山美村是小姓,常与人口多的邻乡池厝渡发生纠纷,山美村民要郑大进出面“整治”池厝渡人,郑大进便告诫乡亲,“有千年池厝渡,无百年郑大进。”要大家以和为贵,他的高尚品格感动了两村村民,从此两村和睦相处相安无事。郑大进这种忍让宽容的精神,岂不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所应有的精神吗?

  这一座牌坊,让我们每一个潮州人深记他的贡献,让他爱国爱民宽厚大度的精神代代传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