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分类回收再受挫 每天花20万填埋垃圾

02.07.2014  12:21
佛山季华路某创意园内的再生资源回收亭已荒废多时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佛山季华路某创意园内的再生资源回收亭已荒废多时 羊城晚报记者 黄巍俊 摄

佛山季华路边某园区的一个角落里,一个外墙面画着蓝天白云的再生资源回收亭敞开着大门,门内已经没有任何人把守,只剩下少量垃圾在四周胡乱摆着。2013年6月18日,佛山张槎在这里开设垃圾分类的又一试点,然而一年过去了,因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亏损严重,该试点无奈暂停。

进入7月,广州即将强制推行“定时定点+误时投放”的居民垃圾分类模式,而在垃圾分类一度走在全国前列的佛山,多个试点却相继宣告失败。

佛山禅城区官员表示,愿意出钱扶持垃圾分类,但企业要拿出“搞得定的方案”。

羊城晚报记者 张闻

回收亭一年后就废弃

2013年6月18日,“张槎街道再生资源绿色回收亭”在佛山市某园区正式落成。按照当时制定的模式,将由张槎资源再生协会牵头,佛山市佛鑫金属物资回收有限公司(下简称“佛鑫公司”)与该园区合作,佛鑫公司在园区内建设资源回收亭,并聘用工作人员进驻园区,实行24小时上门服务,工作人员将垃圾分为“金属”、“玻璃”、“纸张”、“塑料”4大类,对不同种类的垃圾实行不同处理,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同时,该合作模式还规定,外来垃圾车辆不能进入该园区,而进入园区从事垃圾回收的“收买佬”,必须在张槎资源再生协会进行登记。张槎资源再生协会秘书长李周当时对其主导的垃圾分类模式信心满满。

然而,时隔一年,2014年6月末,记者再次来到园区发现,一年前隆重揭牌的“再生资源绿色回收亭”已被废弃。

李周告诉记者,去年试点了一段时间后,园区的垃圾分类模式一度运行良好,然而从去年10月开始,由于收不到货,佛鑫公司连续亏损,不得不在今年5月暂停了该试点。

利益纠葛摧毁回收试点

至于受挫原因,李周解释道,多方利益纠葛,让原来设计良好的垃圾分类模式“寸步难行”。李周说,按照计划,试点园区内近千家企业每天产生的垃圾完全能支撑起佛鑫公司的运营。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园区产生垃圾的“大头”,其垃圾量却不由佛鑫公司负责,例如园区内的酒吧、KTV,都与其他垃圾回收公司有着固定的合作模式,佛鑫公司根本“插不进一脚”。而佛鑫公司负责的中小商户,每次回收量却很小。

李周表示,连续的亏损和复杂的利益纠葛,让佛鑫公司的热情迅速减退,今年5月,信心动摇的佛鑫公司暂停了垃圾分类回收业务。

无证回收多过有证的

张槎的垃圾分类试点,真的没有任何政府资助吗?记者了解到,从佛山市的层面上,佛山市对垃圾分类试点均有政策和财政上的补助。然而,李周表示,由于市级定的标准太高,大部分垃圾回收企业还没等得到政府的扶持资金,就已经破产了,比如由佛鑫公司建设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亭,按政府补贴标准,企业必须建好200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亭,政府的补贴才能一次性发放。然而,按照一个亭10万元的成本,公司不可能凭自己的力量包揽200个亭子。

此外,行业管理的不规范,也让不少有心认真做垃圾回收的老板望而却步。据张槎经促局一位招姓副局长说,自己随执法部门多次去查封无牌无证的回收企业,但大多最后都不了了之,“大多都有后台,张槎街道这个级别根本动不了他,现在张槎无证的回收企业比有证的还多”。

要拿出搞得定的方案

张槎的垃圾分类试点接连受挫,符合佛山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模式路在何方?佛山市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博士罗斌华曾经调查过佛山多个垃圾分类试点。他表示,市民素质偏低、利益分配不均、政府扶持不够细、法规不完善都是我国在推广“垃圾分类”遇到的难题。他希望政府能像购买TC公交服务一样,对垃圾分类服务进行购买。

对于罗斌华的专业建议,曾经主管过禅城区垃圾回收工作的禅城区副区长、政协委员乔羽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对于舆论表达的政府补贴规则过严,补贴力度不够的问题,如今主管禅城财政大权的乔羽表示,目前,禅城区每天都要产生1000多吨的垃圾,而1吨垃圾从家门口到填埋场,大约需要200元成本,即每天禅城仅处理垃圾就要花费20万元,“政府一直在对垃圾填埋进行补贴”。

然而,为何政府宁愿对垃圾填埋每天补贴巨款,却不大力补贴垃圾分类回收?乔羽表示,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垃圾分类回收企业必须先做出一点事情,否则政府不可能一下子就进行大规模扶持。他表示,从态度上,禅城区对垃圾分类都愿意出资金扶持,但企业要拿出“搞得定的方案”。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