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谁家过年” 不必拘泥团圆形式

11.02.2015  11:09

  ■ 陈甲取

  春节将至,“回谁家过年”已成为过年最讲究团圆的国人不能回避的社会问题。过年,谁都希望陪在自己家人身边。但回谁家呢?一些年轻的夫妻,特别是独生子女夫妻,为究竟是回婆家过年还是回娘家过年犯难。

  回谁家过年?这道选择题的背后有着太多的深层含义,其中蕴含着父母的期待、子女的孝心,甚至还暗藏着男人的面子。如何抉择,实在让众多年轻夫妻纠结。

  过年的核心,意味着阖家团圆。在传统观念里,过年大多是回男方家,儿媳妇回婆家过年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可如今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跨地域婚姻的增多以及双独夫妻群体的壮大,造成了很多同是独生子女的小夫妻因“回谁家过年”陷入两难,很多“80后”“90后”的儿媳妇不愿再墨守成规,不愿因回婆家过年而让自己同样年迈的双亲“形单影只”,小夫妻争吵、打闹、引发感情危机甚至闹起离婚的也不在少数。

  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需要夫妻两人共同用心营造,凡事要相互理解与尊重,产生分歧时要相互体谅与迁就,愿意为对方做出适当的让步与牺牲。在“回谁家过年”一事上,多跟双方父母沟通交流,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有效解决办法,让两个家庭都能够理解。譬如说提前商量、约定好,小夫妻俩“轮流坐庄”,每年轮流回双方父母家过年;各自回家陪父母过年,再一起回到小家;将两家父母接到一起,大家共同过个真正的团圆年,等等。当然,身为家长的双方父母,也应该宽容、开通些,多为子女考虑,尊重其选择,不要再为回谁家过年的问题给子女增加负担与压力。

  回谁家过年,虽然是关乎夫妻感情与父母亲情的大事情,但却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团圆形式,重要的是维护夫妻间的感情、双方都对彼此的父母保持同等的亲情。孝顺父母有很多形式,不能仅仅体现在陪父母过年团圆上,尽孝是不分时间和节假日的,不应局限于过年这几天。

  为人子女者,要有一颗牵挂父母的心,平时就对父母多些关爱与照顾,抽空多打几个电话,有机会就“常回家看看”,这远比平时不关心体贴父母、过年时才想着陪父母短暂团圆要好得多。